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18)06-0065-09 我国从21世纪初开始关注学科专业评价的研究,至今不过将近20年的时间,其中廖益、邱均平、赵蓉英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在该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3]。随着“双一流”建设方案和实施办法相继出台,国家从过去重点支持“工程项目”(“985工程”“211工程”)大学转向支持高校发展优势学科,国内高校纷纷着力推进改革,这在客观上迫切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作为引导,以激发高校的内生动力,使其通过内涵、特色发展逐步达到“一流”。国内现有的学科评价主要以办学资源、科研绩效等量化指标为主,其容易被窄化为学科排名。在外在量化指标的牵引下,高校学科建设功利化趋势日趋严重。“双一流”建设语境下,我们需要破解过去“985工程”“211工程”建设存在的身份固化、激励效应递减等问题,需要引导高校将注意力转向内涵建设,着眼学科长远发展规划,推进体制机制的综合改革。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专业评价研究也面临新的起点。目前我国在高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上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开展了不少外部鉴定式评价,但对学科专业建构式评价模式的研究还比较匮乏。文章立足国内学科专业评价现状,将其与21世纪以来国际上学科专业评价的趋势相比较,探索作为形成性评价的学科专业评价体系框架,提出高校学科专业评价一体化、重心下移至课程、回归学生本位等创新策略,旨在提炼关键性综合指标,重构体现内涵质量、学科专业协进的指标体系。唯有建立一个符合学科发展内在机制、激发学科建设主体活力、改良学科专业发展生态的学科专业评价体系,才能实现以评促建,为“双一流”建设提供质量保障。 一、我国学科专业评价的问题——以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为例 我国“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质量,其既包括科研的质量,也包括人才培养的质量。学科专业评价应注重激发高校的内生发展动力,形成坚实可靠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根据各自学科专业的特色科学发展,让科学有效的评价成为“双一流”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以2016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为例做具体分析。此次评估也称“第四轮学科评估”,是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的评估。评估结果(学科排名)的使用不仅仅针对高校,且对各类学生的择校、用人单位的招聘,甚至对“双一流”建设都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文章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学科专业评价中还存在功利导向性明显,学科分割过细,定量、结果性指标多,定性、过程性指标少等诸多问题。 (一)功利导向性明显 我国学科评价作为官方评价,其主体是政府,这在迎评高校看来,学科评价旨在分配资源,学科评价排名的高低会与各级政府所拨资源的多寡直接挂钩,这给参评高校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因此学科评价在实际操作上已然成为一种被动的问责机制。 基于教育资源分配的视角,学科评价主要采用显性的量化指标。相对于教学过程等其他因素而言,科研成果更便于量化、比较,因此在评价中科研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最为显著。此外,学科评价一级指标中师资队伍、科研水平、学科声誉三者之间有明显的共线性关系,人才计划数据与论文、项目奖励之间存在部分指标重叠的现象,这会造成该部分指标被重复计算,产生叠加效应,从而放大了科研型人才的影响。这导致部分高校功利化地进行学科建设,在人才上重引进、轻培养,重科研、轻教学,只为短时间内提升某一学科的排名,而这不利于我国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学科评价的功利性还体现在对其他利益相关者信息的封闭性上。从指标制定、操作乃至整个评价过程都相对封闭,带有“自上而下”的特点,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参与缺失,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普遍缺乏互动。由于缺乏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学科评价从单纯的管理视角出发,“为评估而评估”,而对学科建设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却难以诊断,不能激发学科的内生动力,无法发挥质量提升的作用。 (二)学科分割过细 我国一级学科的划分过于细化,2016年参评的一共有95个一级学科。而国外学科划分比较松散,并没有这么细致,学科与专业之间没有明确的壁垒。比如“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设立了31个领域,包括计算机科学、工科、商业和经济等[4];《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 & World Report,US News)设立了22个学科,包括艺术和人文、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和公众健康等[5];“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The Centre for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CHE)设立了35个学科专业,包括土木与环境工程、应用自然科学、电子工程与信息技术等[6]。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学科与专业之间并没有清晰的分水岭,专业是灵活的课程计划,学科则通常是指宽泛的知识领域。这些国家的学科数量往往不到我国一级学科数量的一半,其评价更重视对教育质量的诊断。 过细的学科分割不利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难于冲破狭窄的学科樊篱。有的高校为了取得更好的名次,把师资等资源非常集中地投入到某一学科或某几个学科,甚至出现学科之间争抢资源和成果、学科与相关专业建设隔绝的现象,在学科内部形成一种封闭的建设模式。这直接导致学科建设视野受限,学术研究与社会发展脱离,学科内在联系被割裂,新兴交叉学科生长艰难,也加剧了知识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