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逝世与日本新闻传媒 日本的信息传递是很快的,而且日本对中国现代文学十分关注。因此以日本传媒作为茅盾在世界影响的一个窗口,我以为是很合适的。1981年3月27日茅盾逝世,到4月13日,即1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追悼会刚刚过后,计18天的时日,日本新闻媒体共计刊发的消息和文章是17篇的样子。就其要者例举计有: 现代中国代表作家茅盾先生逝世(3月28日《读卖新闻》)/中国的著名作家茅盾先生逝世(3月28日《朝日新闻》)/中国文艺界的元老(3月28日《日本经济新闻》)/中国文艺界的元老(3月28日《每日新闻》)/松井博光:《不亚于鲁迅的存在》(3月31日《信侬每日新闻》等报刊)/茅盾先生追悼会的序列(《读卖新闻》)/茅盾先生追悼会的序列(4月12日《读卖新闻》)/胡耀邦主席印象作家茅盾先生追悼会上党代表致悼词(4月12日《东京新闻》)/陈舜臣:《茅盾先生的事》(4月13日《朝日新闻晚报》)等等。 这些媒体的视点自然不会相同,特别是对社会和政治过分敏感的日本传媒,借茅盾逝世之机,多生异想,我们可以不必理会。但是,如果从总体上审视,却充分地显示出日本公众眼中茅盾的文学审美价值和历史位置。日本的公众认为,茅盾是与老舍、巴金等齐名的中国现代作家之一。要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不可忽视茅盾先生大量介绍外国文学新的理论和文学作品,在推动中国文学现代化中的历史功绩。”在众多的文章中,松井博光的《不亚于鲁迅的存在》是颇值得重视的。这篇文章写于3月27日的北京,是作者受日本《共同通讯社》的委托写下的电文。因此在《信侬每日新闻》、《山阴新闻》(冈山)、《中国新闻》(广岛)、《山阴中国新闻》(松江)、《北海道新闻》(札幌)以及冲绳的报纸上同时刊发出来。文章告诉我们这是松井先生在医院探访茅盾后,怀着深切的情思写出来的。他以历史品评的目光指出:“在日本,有一种倾向,那就是一说到中国现代文学,往往以鲁迅为中心来思考,而其它气势宏大的作家的身影却被淡化了。确实,鲁迅既是中国人的心灵的代言人这样一个象征的存在,同时也是高耸于世界的存在。但是这样说,并不等于以鲁迅一个人便能涵盖整个中国现代文学。我以为作家茅盾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文学中,也不亚于鲁迅的巨大存在。”东京大学汉学家丸山升教授也同样具有类似的观点。茅盾逝世后,他在3月27日接受记者访问时说:“毋庸置疑,茅盾是鲁迅以后中国文学界的最高指导者,是文学泰斗中的泰斗。”竹内实先生列举茅盾一系列作品后指出:“只要把茅盾的作品收集起来排列好,就可以成为中国文学史。” 回忆和纪念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但对茅盾作品的品评始终是注意的中心。茅盾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巨匠,特别是长篇小说的能手。他的长篇《子夜》出版后,在国内外获得广泛的声誉。在忆念这位伟大作家的时候,自然离不开这样的话题。对此,陈舜臣在《茅盾先生的事情》一文中说:“历史学家剪伯赞生前来日本讲演时曾说过,要想了解18世纪的中国,最好读《红楼梦》,它比任何文献都更有价值。而我想说,想要了解30年代中国,最好读茅盾的《子夜》。这部小说有许多人物登场,编织了各种各样的故事,象‘曼陀罗’一样在我们眼前展开了多彩的图画。”竹内好在论述茅盾的代表作《子夜》时说:“我想,中国文学可以为1932年诞生了这部作品而夸耀的。”关于长篇《霜叶红似二月花》竹内实教授的话谈得更有意味。他说:“在小说创作方面,他也以精湛细致的文体、笔触逼真地塑造了超时代与特定意识形态的人的本体。特别是对女性形象的栩栩如生的描绘,能与劳伦斯和谷崎润一郎式的细腻笔调相媲美。这一点与在思想上突出的鲁迅不同。我特别喜欢那部刻划一个照料性无能丈夫的妻子的作品《霜叶红似二月花》。1960年访华归国时,我曾问过来北京机场为我送行的茅盾先生,是不是对女性形象有特别的好感。他当时给我的会心的笑容,实在令我难以忘怀。”对于茅盾晚年回忆录的写作,同样给以充分的肯定。松井博光认为文化大革命后,在杂志上连载的《回忆录》,以其惊人的记忆力和有气魄的笔力,向国内外显示了他健在时的英姿。” 比较分析:茅盾小说中的神话视野 茅盾及其小说不仅在毗邻的日本有一批为数可观的研究队伍,而且在欧美及亚洲其他国家如韩国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兴趣和关注,并且呈上升的势态。如斯洛伐克的马立安·高利克(Marlan Galik)、美国的陈苏珊(Susan·w·Chen)、前苏联的F·索罗金(前苏联科学院语文学博士,著名的中国现代文学专家、茅盾研究专家)、F·格鲁纳、美国的华人学者吴德安,韩国汉城大学博士朴云锡(著有博士论文《茅盾文学思想研究》、《茅盾研究:以长篇小说〈子夜〉为中心》等),高丽大学的金荣哲(有博士论文《茅盾初期小说研究》、《茅盾长篇小说的“时代意识”研究》等),白永吉(有硕士论文《茅盾初期文学研究:作家意识在小说中的展开过程》),淑明女子大学高玉均(有硕士论文《茅盾的〈子夜〉研究》)等等。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或比较,或分析,或考证,对茅盾的生活、创作道路及作品和文学思想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证,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茅盾研究的一些空白,拓宽了我们的思路,使对茅盾作品的评析更趋丰富扩大,从而注入了新鲜的气息,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