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希必金钗记》是广东潮州出土的明代宣德年间戏文抄本,该剧题旨是颂扬主人公刘希必的忠孝品格与坚毅精神;剧名前冠以“正字”,是“正音”的意思,即采用潮州话“正音”读法。论文还列举全剧所用的潮州地区特有的风物习俗和方言土语,论证这是戏剧史上首次出现的一个潮剧本子。 〔关键词〕明本 戏文 《刘希必金钗记》 正字 正音 潮俗 国学大师饶宗颐在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第三次理事会上说:“潮汕地区的历史文物,可供独立研究的东西很多,明本《金钗记》戏文的出土,我认为是足以举行一次国际性的会议来加以详细研究。”[1]饶宗颐对《刘希必金钗记》的出土给予高度评价,对它的研究价值给予充分肯定。本文是对饶教授关于《金钗记》论定的一个小小的回应,拟就几个有关的问题谈谈个人的一孔之见。 (一)关于《刘希必金钗记》的题旨 1975年12月23日,广东省潮州市西山溪排涝工程的工地上出土了戏文《刘希必金钗记》,该剧本封面朱书“迎春集”三字,末页标示“新编全相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卷终下”及“宣德七年六月在胜寺梨园置立”;剧本第四出页边上又写着“宣德六年九月十九日”。可见这是明代宣德六年(1431)至七年(1432)的一个演出本,改编者在宣德六年九月十九日修订至第四出,而全剧则完稿于第二年六月。 《迎春集》除《刘希必金钗记》剧本外,还有锣鼓谱、诗词散曲等,用一个题目统称全部作品,这是明代一些戏曲家常有的习惯,如徐渭将所作四种杂剧合称《四声猿》,张凤翼将自己所作的六种传奇剧本合编为《阳春集》,吕天成所作传奇剧本十六种总名为《烟鬟阁传奇》等。《迎春集》虽然不是《金钗记》的另名,但多少透露了改编者的意愿,他希望戏文的演出能够迎春纳福,因此在封面上朱书“迎春集”以祈吉兆,这也是我国民间戏曲常在春节期间频繁演出的证明。 之所以说出土的《金钗记》是个改编本,因为明徐渭《南词叙录》中已载入此剧,剧名《刘文龙菱花镜》,属于“宋元旧篇”。剧作主人公刘文龙,字希必,他在离家赴考前新婚妻子萧氏给他三件“古记”:金钗、弓鞋、菱花镜。钱南扬《宋元戏文辑佚》中辑有《刘文龙菱花镜》一剧,现尚存二十一支曲子,其中〔海棠赚〕曲云:“剖金钗,破菱花,每半留君根底;弓鞋儿各收一只,他日归来,再合团圆,共成一对。”而出土的《刘希必金钗记》戏文第七出〔入赚〕曲则云: 剖金钗,拆菱花,每半留君根底;弓鞋儿各收一只,他日归期,合一团圆(原讹为“专员”),再成一对。 两者文字基本相同,无论金钗或菱花,都是贯串剧情的重要信物,因此,出土的《刘希必金钗记》,实际上就是“宋元旧篇”《刘文龙菱花镜》在南方的一个改编演出本。 今天尚留存的宋元戏文作品极少,较有名的除《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张协状元》《小孙屠》《错立身》外,所谓元刊《琵琶记》实际上是清人陆贻典的钞录本,明成化(1465~1487)刊本《刘知远还乡白兔记》的发现已是轰动戏曲学界的事,而宣德六七年的《刘希必金钗记》的出土则比成化本《白兔记》还早三十年以上,其意义确实不能低估。它的出现,对研究戏曲史或潮剧史,意义都十分重大。 《刘希必金钗记》卷首第一出象其他戏文剧本一样,由末脚开场报告剧情: (末白)怎觑得《刘希必金钗记》?即见那邓州南阳县忠孝刘文龙,父母六旬,娶妻萧氏三日,背琴书赴选长安。一举手攀丹桂,奉使直下西番。单于以女妻之,一十八载不回还。公婆将萧氏改嫁,日夜泪偷弹。宋忠要与结情缘,奈文龙□□复续弦。吉公宋忠自投河,□□□□。一时为胜事,今古万年传。 故事大意是说:河南邓州府南阳县书生刘文龙,新婚三日后,即赴长安考科举,得中状元。曹丞相拟招他为婿,刘文龙以“家有兔丝瓜葛夫妻,六旬父母望吾归故里”拒之,(第十七出)丞相心怀不满,奏请圣上遣刘文龙出使单于国。单于以公主妻之,刘无法只得屈从成婚。幸公主贤惠,在她的帮助下,刘化装逃回朝京。皇上加官封赐,文龙回故里省亲。时距文龙离家已二十一年矣。先前文龙父母认定儿子已亡,拟将萧氏改嫁乡里宋忠;萧氏不从,投河遇救。宋忠逼婚,恰文龙归来,宋忠与媒翁吉公畏罪投河,文龙合家于是团圆。 《刘希必金钗记》现虽无法与《刘文龙菱花镜》原本作比较,但与钱南扬《宋元戏文辑佚》所辑录的《刘文龙菱花镜》卷首〔女冠子〕曲对照,两者故事基本相同。[2]原本可能更强调刘文龙在番邦一十八载期间从外貌到言行习惯的改变,因此回家乡后亲属乡人多觉怪诧,“衣冠容颜,言语举止,旧时皆异”,“忙郎(即村人)都看,小二觑了,疑他是鬼。” 出土的《刘希必金钗记》从刘希必新婚写起,戏剧情境与《琵琶记》开头酷似:新婚三日,高堂庆寿,士子即将离家赴考。《金钗记》全剧结构可分三大段落:从开场至第十三出刘中状元为第一段,写刘文龙高中前对家乡父母和新婚妻子的眷恋;第十四出至第五十六出是剧本的中心段落,写文龙被丞相逼婚与入赘单于国为驸马。有些场面写得颇为动人,如第十七出写刘以“再娶重婚是甚道理”驳回丞相的求婚要求;第三十一出写文龙拟以一死拒为单于女婿;第四十二出、四十五出写文龙说服公主助其逃回家乡,皆细腻婉转,情见乎词。第五十七出至结局为结构的第三大段落,写刘文龙逃回帝京后受封赏及返乡省亲情事;其中如第六十三出写文龙夫妻洗马桥边相会,波谲云诡,十分动人。整个剧作遵循的是后来李渔所归纳的“一人一事”的传统作剧法,以刘文龙为中心,以他赴考为线索,集中写他中举后婚姻的变故:拒婚丞相府,入赘单于朝,以及家中妻子萧氏同样在婚姻问题上遭受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