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明代著名曲论家王世贞、王骥德和清代著名学者刘熙载、日本学者盐谷温等人所持的曲的起源和“北曲先于南曲”的理论,在传统曲学研究中颇有代表性,甚至几成定论。本文经多方考证后提出新见,认为南曲不仅不是出现于北曲之后,而且南曲之源比北曲更早。曲学研究中另一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散曲是剧曲的支流”。本文认为,戏剧与曲严格说是两码事,戏剧之所以又称剧曲,是因为它将散曲借到自己的营垒中来,以唱曲作为一种新的表演手段;散曲绝对不是什么“剧曲的支流”,恰恰相反,倒是剧曲即杂剧沾了散曲的光,既强拉了散曲加盟又顺便窃取了“曲”的外衣,只有散曲才是曲的主流和正宗。 【关键词】 曲 起源 北曲 南曲 散曲 剧曲 明人王世贞在其《艺苑卮言》中,以极简略的话概括了中国诗歌的发展沿革:“三百篇亡,而后有骚赋,骚赋难入乐,而后有古乐府;古乐府不入俗,而后以唐绝句为乐府;绝句少宛转,而后有词;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日本人盐谷温认为,“这几句话虽然很简单,却把中国古今歌曲的沿革说尽了。”[①]这个评价其实有点过誉。王氏这一概括,说它简明则有之,说它完全正确则未必。其它姑且不论,单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这一点就难以成立。因为,按这说法,是先有了北曲,盛行之后传入南方,然而南人不能适应,这才慢慢兴起南曲以与北曲抗衡。而事实上,南曲不仅不是出现于北曲之后,而且有极大可能是在北曲之先就已出现了。这一点我们在下面还要说到。顺便提一下,这种认为北曲先出而不能适应南人之需,故再创南曲,亦即北曲先于南曲的观点,并非王世贞独有,而是一种颇有代表性、几成定论的说法,在明清时代尤为流行。如明代曲学理论家王骥德在其名著《曲律》中就说:“曲,乐之支也。……‘乐府’之名,昉于西汉,其属有《鼓吹》、《横吹》、《相和》、《清商》、《杂调》诸曲。六代沿其声调,稍加藻艳,于今曲略近。入唐而以绝句为曲,如《清平》、《郁轮》、《凉州》、《水调》之类,然不尽其变。而于是创始为《忆秦娥》、《菩萨蛮》等曲,盖太白、飞卿辈实其作俑。入宋而词始大振,署曰‘诗余’,于今曲益近,周待制、柳屯田其最也。然单词只韵,歌止一阕,又不尽其变。而金章宗时渐更为北词,如世所传董解元《西厢记》者,其声犹未纯也。入元而益漫衍其制,栉调比声,北曲遂擅盛一代。顾未免滞于弦索,且多梁胡语,其声近噍以杀,南人不习也。迨季世入我明,又变而为南曲,婉丽妩媚,一唱三叹,于是美善兼至,极声调之致。”对曲的渊源及南、北曲间关系的看法,与王世贞如出一辙。清代文艺理论家刘熙载也说:“近世所谓曲者,乃金元之北曲,及后复溢为南曲者也。”[②] “曲”是什么?撇开纯粹音乐范畴的含义不论,只从文学的角度看,大概可以这么回答:是一种可以入乐的韵文文学体裁(当然,所谓“可以入乐”即配乐歌唱,主要也只是指前期的曲而言。与词一样,曲发展到后期,它的主流即散曲,就成了很少用于演唱的案头文学了)。然而它的实际内涵,又不是这样的答案所能全部覆盖、全部显示的。广义地说,秦汉以来的(在唐宋时代颇为流行的)大曲、各种杂曲、民间小曲甚而汉代的乐府之类,当然更有前引王世贞语中的北曲和南曲,都是曲(而在王世贞、王骥德诸人看来,诗经、骚赋、汉乐府、唐绝句、宋词等等皆是不同时代的曲)。而狭义的,通常所指的“曲”,则仅指后者,即北曲和南曲。而无论是北曲或南曲,它们本来都只是一种与诗、词同类而可以配乐歌唱的文学体裁;但是,当它们勃兴之后,由于它们成了某些戏剧的主要构成材料,这些戏剧也被颇为牵强地纳入了“曲”的大家庭,南曲和北曲都各自生出了若干突破文学的樊篱、有了新的扩展的支派子派,“曲”的队伍便空前地壮大起来。 韵文文学的大类无非有三:诗,词,曲。词主要由诗中的乐府(广义的)演变而来;而曲,又主要由词演变而来。三位一体。因此可以这么说,从根本上看,曲与词,也都是诗,只不过它们本是用以配乐歌唱的诗,然而发展到后来,它们也成为与诗同样的案头文学了。 既然曲源于词,那么词的起源当然也可视为曲的起源——比较间接的远古之源。我们不妨简略地回顾一下词的起源。词在隋代萌芽,唐代渐成气候,至宋而大盛。它直接脱胎于唐代的燕乐。燕乐为中国古代三大音乐体系之一,另外两个体系为先秦时代的“雅乐”和汉魏时代的“清乐”。在中国古代,诗与乐本属同源。试看诗三百篇孔夫子皆能“弦歌之”,就可知《诗经》时代诗、乐是合而为一的。《诗经》的风、雅、颂的划分其实也就是依其音乐性质为标准的:“风”为民间之乐,“雅”为朝廷宴乐,“颂”为庙堂祭祀之乐,诗三百篇即是歌词。而汉魏时代的“清乐”,其歌词即乐府诗。清乐在隋代渐趋衰亡,被新兴的燕乐所取代。所谓“燕乐”,广义的解释,就是“用于宴会的乐曲”,“燕”通“宴”。可见它应是一种俗乐,这是以中土音乐为主体而融合了西域少数民族音乐而形成的新音乐。燕乐在唐代最为鼎盛,如宋人王灼所说,其“繁声淫奏”之多“殆不可数。”[③]燕乐的繁盛,肯定需要大量的歌词来相配。而此时的燕乐已提高了对歌词的要求,不满足于那种整齐划一的诗体了,于是民间艺人本来就已在尝试着的一种长短不齐的歌词开始受到注意,并逐渐受到欢迎,这种歌词的节奏感肯定比齐言体诗的歌词要强一些。这样,本为配乐而产生的新诗体——被称为“长短句”等等的词,便应运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