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神乌赋》的发现,将俗赋的历史提早了200多年,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大意义。此文借禽事状人事,将汉代人民的生活状况及其心态作了较为深刻的揭示。雌乌、雄乌、府君等形象的生命哲学在肯定生的意义的前提下笼罩着极其浓郁的悲剧气氛。 关键词:神乌赋 雌乌 雄乌 府君 生命价值 悲剧意义 一、《神乌赋》的文学价值 尹湾汉墓简牍,是新近从江苏东海县尹湾汉墓群中挖掘出来的,共计24方木牍和133支竹简,其中包括一篇亡佚2000多年之久的基本完整的西汉赋——《神乌傅(赋)》。这篇赋作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民间性质,即俗赋性质,这也是与汉大赋的不同之处。 首先,《神乌赋》托意于禽类,借“颇得人道”的雌雄二乌的悲惨遭遇状人事之苦,以“鸟兽且相忧,何兄(况)人乎?”来点明主题和二乌的寓义。这样的形式,与敦煌发现的唐人俗赋《燕子赋》几无二致,也与“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为作品风骨的魏晋文人的某些作品类似。仅以曹植而言,他的赋作中不但有洋洋洒洒极尽情态的作品,也有简单约略假托禽言叙志的抒情小赋,如《鹞雀赋》、《蝉》、《鹦鹉赋》、《芙蓉》等,其中寄寓了作者对时代、人生一言难尽的慨叹。显然,借物抒情的赋作无论在民间、还是在文人的创作中都不曾被忽视。追溯赋的源头,从荀卿的《赋篇》开始就用咏物的方式进行赋体写作了。荀子采用当时在民间广为盛行的谜语游戏,用“礼”、“智”、“云”、“蚕”、“针”为题构成极富隐语性质的《赋篇》。如果说荀卿直接从民间汲取营养而创制了赋体,那么,曹植等后世文人则继承了这一衣钵,甚至汉大赋“体物写志”的标格,也是对这种传统的承袭。只不过文人赋作的铺陈更浓厚、言辞更华美而已。但是,赋的民间起源和俗赋的创作情况,由于历史资料的不足和作品的亡佚而身价单薄。直到敦煌《燕子赋》被发现之后,才肯定了唐代民间俗赋的创作情况及其价值。但在汉代,除被人称之为“具备贵族特征”的汉大赋充斥赋坛外,在以往并没有发现存在俗赋的有力证据。今天,《神乌赋》的出现便补足了这一长时间以来令人遗憾的空白。它不仅将俗赋创作的历史提早了200多年,而且给长期困扰于文坛的关于赋起源特质的探讨以有力的昭示。《神乌赋》作为从《赋篇》到《燕子赋》之间的中介信息,表明了赋体正是在《赋篇》隐语谜面的基础上加以扩张铺写而发展起来的。所以赋体是来自于民间的一种俗赋创作。故而,《神乌赋》作为对隐语形式的承袭而形成的寓言形式的民间性质是可以肯定的。从近而言,魏晋文人的小赋创作也就有了可以追溯的依据。正如他们对汉乐府民歌的继承一样,他们也同样继承了民间俗赋的创作传统,用类似于隐语,或者说比隐语更进一层的寓言形式进行赋体写作。《神乌赋》的发现,不仅揭示了赋的民间性质,而且是研究后世赋体创作传承关系的重要依据,同时,它也是从俗赋上升到文人赋的中介。《神乌赋》在这个意义上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神乌赋》具备了与汉大赋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作品内容的不同往往是决定艺术风格不同的重要因素。汉大赋常常通过对宫庭、苑囿、田猎等物事的泼墨描写,来展示汉帝国强盛的声威,而《神乌赋》通过对雌乌与盗乌相搏导致死亡的叙述,揭示了下层民众生活的苦难和生命的危机。表现在语言上,汉大赋“铺张扬厉”,“穷情写物”,《神乌赋》平实简易,寓意深刻。在句式上,汉大赋多使用齐整的语句,《神乌赋》则以杂言句式和散体句式为主。从表达情感而言,汉大赋以体物为主,缺乏内心情感的直接而真实流露,《神乌赋》则寓含对人生遭际的揭示和对生命价值的探索,富有强烈的批判意味,无雕琢斧凿之痕,自然生动,是内心情感的真实外放。另外,汉大赋极少对人物进行动态描写和细节描写,着眼点只在自然和物质世界本身,《神乌赋》则细致描摹主人公的动作、神态、语气,细节捕捉准确,富于情节性。比如,其中有雌雄二乌不辞辛劳,为营造家园而奔波忙碌的动作描写:“遂作宫持,雄行求材,雌往索菆”;有雌乌发现盗乌偷窃行为后生动的表情、形态等方面的描写:“□□发忿,追而呼之”、“沸然而大怒,张目阳麋,挟翼申颈襄而大”;有雄乌救助雌乌的情景描写和丧偶之后悲伤至极的情感描写:“雄坐其故处,绝系有余,纨树棹楝,自解不能,卒上伏之不肯,他措缚之愈固。”“其雄大哀,踯躅非回(徘徊)尚羊(徜徉)其旁,涕泣纵横,长炊(吹)泰(叹)息,迳逸呼呼、毋所告塑(诉)”等等。另外,《神乌赋》中也使用了一些民间口头方言,如“咄!盗还来!”、“仓=天=”、“佐=子=”等。这些语言,我们在同样具备民间性质的汉乐府中也有发现,如《东门行》中的“咄!吾去为迟!”就与“咄!盗还来!”有同工之妙,所不同的只在于《东门行》是合乐而歌的,《神乌赋》是“不歌而诵”的。对于人物形象的准确把握和深刻描绘,以及对故事情节的精心锻造,是一切来源于民间的文学样式的共同之处。《诗经·国风》如此,汉乐府民歌如此,《神乌赋》如此,后起的志怪传奇小说更是如此。因而,可以更加确定《神乌赋》的民间性质。 鉴于上述,我们认为,《神乌赋》不但是一篇亡佚2000多年的西汉赋作,而且是与汉大赋并存的民间俗赋。它的发现,给研究赋体来源带来依据,也给研究各种文学体式之间的相互传承关系带来便利。因此《神乌赋》的价值和意义是巨大的。 二、《神乌赋》中雄雌二乌的依附行为所展示的生命价值观念及其悲剧意义 在《神乌赋》中,有诸多表现悲音色彩的词汇,如“不翔(祥)”、“被央(殃)”、“畏惧”、“悌而惊”、“挟翼、申颈、比天而鸣”、“涕泣侯下”、“大哀”、“涕泣纵横”、“长炊(吹)泰(叹)息,迳逸呼呼”等等,仅从这些词句中就可以管窥到《神乌赋》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