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18)08-0066-11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政治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率先在发达国家起步,随后拉美、亚洲、非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使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全球性的发展趋势。[1]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质在于高等教育资源的跨国配置和流动,客观加速了全球知识创新与生产转化、国际学术交流、人员跨国流动以及海外教育市场的开拓。奈特(J.Knight)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界定为在院校与国家层面,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维度整合进高等教育的目的、功能或传递的过程。[2]虽然国家或部门通过政策、资金、方案和管理框架对高等教育的国际层面产生重要影响,但真正的国际化进程发生在个人和院校层面。[3]鉴于此,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化评估体系均高度重视师资国际化,普遍设置有教师和职员国际化状况的评价指标。[4-5]由此可见,高校教师国际化居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位置,教师参与国际化活动是发展和维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键。 高等教育“双一流”战略的实施明确了我国顶尖高校应尽快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化办学水平的发展目标。创建“双一流”高校要求建设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国际一流的师资队伍,培养高质量、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过程,大都经历了循序渐进的师资国际化过程。师资队伍国际化既是高水平大学的共同特征,也是我国大学走向高水平乃至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保证和必经之路。 师资队伍国际化的主要判断标准是具有国际教育背景和国际视野、通晓国际学术规则、紧跟学科国际前沿。留学归国教师(以下简称海归教师,与之相对应的为本土教师)具有海外教育背景,是高校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目前约80%的教育部直属大学校长、81%的两院院士、95%的长江学者以及80%的863计划首席科学家都有留学经历。[6]与规模有限的外籍专任教师群体相比,我国重点高校中海归博士或有长期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的教师已初具规模。[7]在国家积极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等海外学术人才引进政策和高校优先聘用海归教师的背景下,海归教师的比例还将继续扩大。与本土教师相比,兼备国际教育背景和跨国学术资源的海归教师回归国内学术劳动力市场,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发挥了举足轻重的“桥梁”作用。但现有聚焦高校教师国际化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仅有少数研究采用定量方法验证了海归教师群体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作用。本文使用“2014中国大学教师调查”微观数据,在兼顾教师个体与院校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计量模型,从科研产出、教学内容与方式、国际交流三个维度研究海外留学经历对高校教师国际化表现的影响,从而为高校合理规划人才队伍建设,引进海外人才与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学者的跨国流动早已是全球性普遍现象,学术界从不同视角对海归教师在本土学术劳动力市场上的相对优势地位作出了理论解释。首先,传统人力资本理论是理解留学情境中微观个体的教育、知识、技能如何影响学者生产力,进而变现留学投资收益的理论基准。[8-9]茨威格(D.S.Zweig)聚焦海归群体,提出并发展了跨国人力资本概念,即难以在本国获得,以海外学习经历、国际化教育和海外联系为基础的强化人力资本。因此,国际教育阶段是海归教师人力资本的投资或积累阶段,归国工作是留学收益比如认知、态度、社会行为能力等的变现阶段。拥有跨国人力资本的归国学者在全球化时代比本土学者表现更优异。[10-11]此外,默顿(R.K.Merton)的积累优势理论则将海归教师的留学背景优势视作学术优势累积的开端,经过学术界内部持续的社会选择过程,学术资源与声望向海归教师的过度倾斜和集中会导致他们与本土教师的职业成就差距扩张,产生学术分层。[12-13]也有学者将留学经历视为增长学术人际关系网络等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重要途径,认为海归教师尤其是具备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海归学术人才将其海外资本进行跨国迁移,从而保持跨国合作,延续科研产出,加快了跨国知识转移和创新。[14-16] 尽管现有理论对海归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优势予以充分认可,但学术界并未就师资国际化的表现特征达成统一。于海燕等人提出世界一流大学师资的国际化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将师资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吸引国外优秀人才成为国家战略之一,鼓励教师跨国界学术交流与合作。[17]李廉水认为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特征主要表现在: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教育背景,有较强的国际协作、跨文化交流与语言能力,较强的国际化教学、科研及管理能力等。[18]黄福涛认为大学教师的国际化主要表现在赴国外学习和获得博士学位,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国际视野和内容等方面。[19]由此可见,师资国际化具有多维度和多目标,是教师教育背景、工作职能、能力和行为等各方面国际化现象与过程的集合。 目前关注海外学者归国表现的国外实证研究较为匮乏。一项针对菲律宾科学家的研究指出,海外学术训练有助于海归科学家建立与发达国家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进而转化为更多的科研合作机会、更高的SCI/EI论文发表频率和更低的国内论文发表频率。[20]基于对16个国家34个学术领域研究者的“全球科学”(GlobSci)调查发现,相对于没有国际流动经历的本土科学家,外籍科学家以及海归科学家搭建的国际科研合作网络规模更大,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也更高。[21]黄福涛调查发现,中日韩三国大学教师的国际化存在差异,中国教师基于国际视野开展研究活动的比例较高,日本教师以外语发表研究成果的比例较高,而韩国教师有国际流动经历和使用外语教学的比例较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