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18)05-0088-09 存在于大学内部的专业学者和行政管理者两大核心主体拥有不同的角色以及与之对应的合法性权力来源。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权责边界不明晰,行政权力“漂移”至学术领域,“强行政、弱学术”的整体权力结构倒向与学术生态,吸附了部分以学术权威为根基的专业学者走向“仕途”,转变了专业学者的权力结构,亦即在学术共同体内出现异化现象。学术权贵即占据学术系统重要位置,享有对学术资源分配权,拥有学术主导权的学者[1]。进一步看,学术权贵表现出“官学互动”“学商协同”,掩藏于程序合法、制度合理的外衣之下的主要特征。学术权力接受行政权力的输入“供给”,学术权力亦“反哺”行政权力;通过更加隐秘的途径渗透进高校决策权力体系,学术权贵能够攫取相应的学术资源,弱化并碎裂学术共同体[2]。 研究认为学术权贵的角色不能停留于“学者”这一层面,还应指享有学术、行政权力与资源的特定群体或处于学术共同体顶层的特殊层级。其特殊之处在于将本该为学术共同体所有的学术权力和行政组织所有的行政权力,集聚至个体并成为少数人所享有的特权。学术权贵依存的两大核心要素是权力和资源。其中权力包括因专业学术权威而被赋予的学术权力和因自上而下的公开任命以及依据某一行政职位而拥有的行政权力;资源包括学术资源与行政资源以及因行政职位而衍化出的学术、行政资源。探究学术权贵现象以及隐藏于其后的生成逻辑,有助于揭示大学内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异化的动因,展现学术权贵的形成轨迹;厘清学术权贵“学者”与“官僚”的双重角色以及权力来源,并回应如何应对大学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的根本问题。 一、大学学术权贵的主要表征 学术权贵是游离于学术共同体与大学行政管理组织之间的特殊群体,“左右逢源”,即在制度规约不足的情况下,将高学术权威与高行政权威逐步集聚于个体手中并使其享有学术、行政领域的双重权力和资源。谋求学术与行政的双向寻租,“竞官聘长”寻求行政性依附,跃升至学术“圈层”顶部是学术权贵的主要表征。 (一)谋求学术与行政的双向寻租 学术共同体内存在诸多学科以及围绕学科而形成的各级各类学术组织,在不同学术组织或学科内,学科带头人、科研院所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等起到标杆性作用,拥有较高学术权威;在发展过程中,学术权威集聚者超越了通常意义上的学者,转变为不同学科中具有绝对权威和影响力的“学霸”“学阀”,把握、控制着相应的学术组织;凭借自身学术成果和影响力,“学霸”成为该学术组织的“代言人”[3]。 具有“学霸”角色的学术权贵,将学术权威与行政权威集聚于自身,在学科研究领域拥有专业话语权,同时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拥有命令、控制等行政权力,在缺乏有效的内外部监督的情况下易产生“用学术为行政”和“用行政为学术”的两种双向寻租现象。就前者而言,大学以学术为主、崇尚学术的价值传统,为拥有学术积淀或学术权威的“学霸”“学阀”们转向行政领域或巩固行政权力,出任“校长”“处长”“院长”等行政职务提供了合法性认同的基础。就后者而言,学术权贵拥有借助行政职位衍化而来的行政权力和相应资源,在参加学科带头人或行政负责人会议,申报、主持学术项目,外派交流学习,获得学术奖励或学术荣誉称号,赢得学术评价等方面,具有比普通专业学者更多的机会和更为便利的条件。学术权贵通过宣传自我学术思想与主张,结识学科圈内的专业学者或权威人士,行扩大或巩固自我学术地位之实,壮大自我或其所在学术圈子的学术权威与影响力,累积学术资本。 (二)“竞官聘长”寻求行政性依附 大学内部学术权力行政化的现状和“弱学术、强行政”的困境,使部分专业学者努力寻求行政权力的认同与支撑。从学术权贵职业发展路径来看,大学教授竞选校长、处长、院长等现象屡见不鲜,这反映了部分具有较高学术造诣且想从事行政工作的专业学者在获得相应学术成果后,遵从“学而优则仕”的职业发展轨迹,趋向谋求行政职位。由于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依存,在获取和调配学术资源时,相对于无行政任职的普通研究者,拥有行政职务的学术研究者更易取得相应学术资源与学术成就[4]。 从学术组织的内部管理模式来看,为追求更高的学术效率与产出,集聚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学术权贵成为学术共同体与科层组织的双重“代言人”,以自上而下的强制性行政集权管理模式不加区分地主导大学内部的学术事务和行政事务。行政权力推动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以行政命令“发包”学术研究经费、学术资源注重评估量化的显性学术成果,促使行政逻辑取代学术逻辑,行政权力处于支配位置[5]。这打破了学术共同体内部本应该有的平等、协商和自由对话的共识达成与决策机制,抽离、架空、掌握了学术共同体“底部厚重”的基层权威,加剧了学术权力对行政权力的依赖。行政权力的“一元性”“整体性”等嵌入学术共同体内部,学术权贵因而成为大学内部的管理垄断者或固化阶层,“独享”学术与行政权力。 从学术组织成员的角色与内部结构看,行政管理者和学术研究者的角色往往是相互交织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校长、院长、处长一般也是学术研究者。通常而言,具有行政权力的管理者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专业权威,而具有学术专业权威的学者也向往或者拥有一定的行政职位。据李海萍教授对我国约100所高校的抽样调查,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成员身份同任处级行政职务管理者、系主任间的相关性分别为0.786、0.910、0.738,0.916、0.721、0.721[6]。这既表现出拥有双重身份的“双肩挑”干部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高度聚合于同一主体,也表现出学术共同体内部的行政化倾向。借助“官学一体”的独特身份和所处“有利地形”,部分“双肩挑”人员抢占科学研究与学术资助的公共资源,既打破了既有公平公正的学术竞争原则,也不利于真正学术研究的开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