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实践40年的巨大成功,验证了中国改革理论的科学性。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实践,要求改革理论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因而总结40年改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运用于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我国改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回顾我国改革40年的发展历程,改革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革决定的周期性出台。从党的每个重大改革决定出台的时间间隔来看,中共中央先后出台了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四个重大改革决定,并因此引发了先后四次改革浪潮和相应的生产力快速发展。分析中共中央四个重大改革决定出台的时间就会发现,每个决定发布间隔的时间分别为9年、10年、10年,呈现出改革深化每9年~10年一次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或称为中国改革周期。 第二,改革周期促成经济增长周期。从我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波动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运行大致经历了三个周期性波动:第一个周期是从1981年的谷底上升到1984年的峰值再回到1990年的谷底;第二个周期是从1990年的谷底上升到1992年的峰值再回到1999年的谷底;第三个周期是1999年的谷底上升到2007年的顶峰,然后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经济的持续调整和下行。分析三个经济增长周期经历的时间发现,每个周期大约都是9年~10年,符合经济周期的一般变动规律。①如果把9年~10年的改革周期与9年~10年的经济增长周期对比会发现,我国的改革周期和经济周期存在高度耦合关系。这体现为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一次次的改革深化,就不会有40年改革的巨大成就。 第三,经济增长周期孕育改革周期。从中共中央每一个重大改革决定出台的时间节点来看,每一轮改革的启动基本都是发生在国民经济运行进入调整和谷底阶段,如1981年经济增长从1978年的11.7%降到了5.2%的低谷,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在《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肯定了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农村改革全面启动,1983年进一步肯定联产承包制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1984年就出台了第一个经济体制改革决定,即《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农村改革的经验向城市推广,形成全国性的第一次改革浪潮。当改革启动时,经济增长速度迅速提高,1984年达到了15.2%的本周期高点。经过5年左右的高速增长,新体制的红利逐渐衰减,经济增长速度逐步跌入1990年3.8%的谷底。面对经济发展的困难,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加快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酝酿形成了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当年经济增长速度就达到了14.2%的本周期高点。同样经过5年左右的高速增长,经济增长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周期规律的叠加影响下行至1999年7.6%的本周期谷底。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产能过剩的压力,2001年我国加入WTO,开启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征程,催生了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出台,形成新一轮的发展周期,直到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12年经济增长率出现破8,2013年12月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新一轮的全面深化改革。可见,改革都是被倒逼出来的。 第四,改革周期与经济增长周期二者互为因果。从改革的目的来看,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决定各项改革措施取舍和检验其得失的根本标准。[1]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2]因此,改革必须置于发展的框架中,成为发展的强大动力。这就是为什么每当经济增长跌入低谷时,改革就开始酝酿形成,并启动一轮改革浪潮;而每一轮改革的启动都会带来5年左右的快速发展期,从而达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目的。但当改革不能有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时,经济增长就会放缓进入调整期,从而孕育新一轮的改革。 二、我国改革周期性变化规律的理论解释 中国改革之所以会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特征,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改革是变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因而改革属于生产关系变革的范畴,这就意味着改革并不是随意的、任意的主观行动,而必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变化规律的客观运动。也就是说,改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是由生产力发展变化规律决定的。 根据马克思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运动规律,当生产关系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变革生产关系就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当新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来之后,生产关系就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生产力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这就意味着,生产力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生产关系则具有阶段的稳定性。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生产关系的变革一直遵循着适应生产力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向前演进。就社会经济制度而言,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根本性革命。就某一社会经济制度的建立、发展、成熟而言,虽然其基本制度的本质规定性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但具体的生产关系也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阶段性的变革,大致可以分为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三种不同的周期性变化。就长周期而言,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变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将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变革。就中周期而言,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生产关系将经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和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两个不同阶段的变革。就短周期而言,在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发展阶段中,生产关系主要表现为具体的经济体制和机制,它也会随着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革,表现为经济体制机制的阶段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