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是涵藏着无数奇珍异宝的浩瀚海洋。一千多年来,历代唐诗研究者和爱好者编出了数以百计的唐诗选本。较著名的,唐代有殷璠的《河岳英灵集》,宋代有洪迈的《万首唐人绝句》,明代有高棅的《唐诗品汇》,清代有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然而,在汗牛充栋的唐诗选本里,恐怕还没有哪一部书的名声比《唐诗三百首》更响亮,流传得更广泛了。这真是个值得玩味的文化现象。
中华书局1957年第2版《唐诗三百首详析》封面 《唐诗三百首》,由清代孙洙和他的继室徐兰英共同选编而成。孙洙(1711—1778),字临西,号蘅塘退士,无锡(今属江苏)人,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徐兰英,性聪颖,工诗善书,《清朝书画家笔录》有传。本书编成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说是“唐诗三百首”,其实和“诗三百”一样,只是举其成数。历来的刻本,有321首、317首、310首、302首等多种。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本子以及各种注释、评析本,基本上都是以光绪年间的四藤吟社本为依据。因该本补入了杜甫的《咏怀古迹》3首《咏怀古迹》共有5首,原本已选入2首),所以共有313首。 《唐诗三百首》较早的版本,都按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顺序编次,分为6卷。后来又有8卷本,系将七古卷一剖为三:将卷中的七言乐府诗(共13题14首)单列为1卷,又将本卷的七古诗析为两卷。该书共收入77位诗人(包括两个无名氏诗人)的作品,其中以杜甫诗为最多,达39首,其次为王维(29首)、李白(27首)、李商隐(22首)。该书卷首有蘅塘退士序。文不长,兹录于下:
中华书局1959年第1版《唐诗三百首》书影
中华书局1957年第2版《唐诗三百首详析》书影 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只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 序中提到的《千家诗》,旧时为儿童训蒙读物,现今书肆亦能见到。刻本很多,大多根据南宋刘克庄《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简称《千家诗选》)增删而成。分上下两集,上集七言绝句80馀首,下集七言律诗40馀首。通行的是明洪武朝王相注本。王相并补《五言千家诗》附刻于后。由于《千家诗》篇幅适中,浅近易解,故流行颇广。但蘅塘退士认为它有工拙混杂、体裁不全、体制乖违三个缺陷,故另起炉灶,撰成此编。其选编目的,是要取代《千家诗》的家塾课本地位,“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用心可谓高远。事实上,《千家诗》在清代直至今天仍未曾废,但《唐诗三百首》也确实取得了与《千家诗》并驾齐驱甚至领先一步的地位。 光绪十一年(1885),四藤吟社主人在刻印此书时说它“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足见其在当时的风光程度。《唐诗三百首》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及文化渗透力,可举以下数端概括之。 一是注评本的不断涌现。《唐诗三百首》的原本有一些批点(并不是每首诗都有),或挑明题旨,或解析章法,或抒发感慨,但极其简略,如孙氏在郑畋《马嵬坡》诗“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旁批曰:“唐人马嵬诗极多,惟此首得温柔敦厚之意,故录之。”对于儿童等初读唐诗者来说,这样的批语显然没有实际意义。故而至道光十五年(1835)和二十四年(1844),有建德(今属浙江)章燮和上元(今江苏南京市)陈婉俊女士为之作补注。章之补注较详,“凡题之来历,作诗之年月,以及典故之出处,词义之贯串,皆博搜群书而详载之。间或参以己见,酌为订正”(《唐诗三百首注疏·序》)。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了章燮之《唐诗三百首注疏》。相比较而言,陈之补注较略,主要是写出诗人小传,诠释了名物典故。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了陈婉俊补注的《唐诗三百首》,以后又多次重印。 近几十年来,《唐诗三百首》的注评、解析本又出版了10多种。如喻守真的《唐诗三百首详析》(中华书局1948年版,后又多次重印),朱大可的《新注唐诗三百首》(上海文化出版社1957年版),全性尧的《唐诗三百首新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陶今雁的《唐诗三百首详注》(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黄雨的《新评唐诗三百首》(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其中喻守真的注析本别具一格,特色鲜明。喻氏对诗人情况只作扼要介绍,注释简明浅显,不作过多征引或考证,而对诗之“作意”及“作法”讲解详明。“作意”相当于题解,指出该诗主题;“作法”重在剖析诗人的艺术构思,归纳段落大意,辨明层次间的关联,解释比兴、典故的运用以及对仗的虚实互用等,对读者欣赏和借鉴唐诗的艺术技巧很有帮助。在每一类诗前,喻氏都以一首典型作品为例,讲解其声调格律,还在每首诗的字旁一一注明平声仄声调,使初学格律诗和古汉语者一目了然。以上各种注释本的出版,使得《唐诗三百首》更易为今天的读者所理解、所激赏。其功绩自应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