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忆之美与留存时间 1927年5月,鲁迅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环境也不一: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① 本节主要从时间的回忆积累,弥补内心创伤来探讨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时间隐喻和象征。过去的时间特别是那些遥远的时间对于鲁迅这时已成为了他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在这个过去时间的场所中,鲁迅希望自己能通过回忆减轻伤痛、减少纷扰和躲避流言的伤害。一方面,作者想回到久远的回忆中,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安栖抚慰;另一方面作者又不能忘记现实,时时在回忆中记起自己的现实处境和所在的社会现实。作者希望利用回忆弥补心灵和运用回忆来抵抗现实的芜杂、荒凉和黑暗。在《朝花夕拾》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浪漫主义的一面,也即是他心灵中诗意的一面。诗意通过回忆获得,浪漫主义绕过现实回到童年的乐园。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虽没有硝烟没有愤怒,可是仔细回想鲁迅写作时的情景和心境,可以看出作者正是因为有了超脱之心,才能让自己沉浸于对童年的唯美回忆中。“譬如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②鲁迅在战斗的间隙希望自己能把一些必须记录的人和事记录下来,这也是他的一种使命。所以,在时间的另一头,我们看到了一个似乎完全超越了现实的诗人的鲁迅,一个在远方的鲁迅。时间仍在累积,可是战士却还要战斗。所以,鲁迅并没有把《朝花夕拾》写成一本长长的回忆录。他只捡取了最为重要的对他的心灵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和事。一方面是对现实的超越,一方面是在回忆中仍然保持着一个战士的姿态。 从《朝花夕拾》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文字的动与美的结合。他有时决不让自己的回忆之美被现实生活所打扰破坏,有时又决不让自己完全沉浸于回忆中来逃脱即将需要战斗的将来。现实中发生的事情与鲁迅对于童年和青年的回忆联系在一起,让鲁迅深知战斗还在未来,《朝花夕拾》不过是战士的短暂的休息而已。 当“正人君子”们的流言四处流窜之时,鲁迅内心的孤独可想而知。在鲁迅如此颓唐、失望、孤单时,他想起了藤野先生。藤野先生,不过是一个平凡的老师而已,这时为什么能对鲁迅的精神产生如此大的安慰和鼓励?藤野先生的异国身份可以让鲁迅在精神上回避周遭的黑暗,他希望在异国的藤野先生身上看到一方净土、一种品质,它足以支撑在苦难重重中的鲁迅继续战斗下去。藤野先生是鲁迅艰难时期一束遥远的微光,鲁迅需要一个人来给自己安慰,来给自己精神支援。当一个人感到无助孤单时,哪怕一点星火对于他都可以成为灵魂的大光。藤野先生虽然此刻离鲁迅很远,即使那个人比藤野先生还要平凡,都可以在那一时刻成为鲁迅内心的光明和力量。藤野先生越是平凡,他对于鲁迅所做的越是平凡,越可以看出鲁迅的孤单。人的灵魂有时很怕寂寞,但是只要有一点呼应、关照和温暖的光,人就可以凭着那点光取暖,作为自己说话的对象,成为自己内心永恒的温暖力量。藤野先生于鲁迅的意义即在于此。藤野先生不需要有多大的丰功伟绩,不需要对鲁迅做了多少大事,只要在鲁迅感到被人歧视和孤单时平等地对待他,只要鲁迅在孤单无助被人围剿时需要一个心灵的说话人,藤野先生就可以成为鲁迅那时刻能给他力量和信心的人。那时,即使藤野先生是枭蛇野鬼,鲁迅也会认他为心灵的朋友。高尚、活就在时间的反抗这端死,平凡在时间的过去、回忆这端变得高尚。 被毁谤的孤独、彷徨于明暗之间的无措,鲁迅想回到过去的时间中去,让往日的时光能抚慰自己的伤痕。这时候的往日,特别是幼年的回忆不仅是一种抚慰剂,更是一种安慰的象征物。过去的时光透过时间的缝隙,一点一点地遗漏到鲁迅的心里,他心里得到了阳光,生命、亡魂皆在阳光的照耀下得到了抚慰、安宁。这时,鲁迅的笔下出现了百草园,童年所经历的一切美好在一个百草园的描写中几乎全部展现出来。童年的百草园每一棵植物每一只昆虫都充满着自然的趣味,他们是童心眼中美好无穷的自然。久远的回忆这时对于鲁迅就是百草园里一堆时间的废墟上生长着的花朵藤蔓,“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③我们可以看见小小的百草园可谓一个琳琅满目的自然世界。作者着墨不多,却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可以想见这个百草园带给孩子的无限乐趣和快乐。作者在《小引》中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④记忆会让旧事旧物染上旧时的鲜亮美味的色彩和口味,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就成为作者思乡的形象对应物,使得他时时回顾,流连忘返。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美的、值得回味的童年。看得出作者写这篇散文时心情是平和的,甚至是享受的。虽然这段时间,鲁迅一直处在颠簸之中,生活中也有很多不如意,前途飘飘渺渺处在光明与黑暗之间,心境也处在希望和颓唐之间。童年的生活就像薄雾朦胧中的一点光亮,闪耀着美和奇异的像百草园中的桑葚、覆盆子的味道。心情的离奇,世事的纷繁,有时会让人悬空,会让自己有若不在世间的感觉。那些童年所看到的大自然的一切足可以抚慰饱受挫折而又困顿的心灵。我想,这就是鲁迅所说的战士之外的生活,以及在临死前所说的远方。故乡已成为远方,对于已经卖了祖屋的鲁迅,对童年的怀念还能如此美丽平静,已经是很克制了。童年的故乡亦不可寻,在哪里去寻找童年的影子呢?故乡和童年更为其增加了一点朦胧。鲁迅想在这种闲暇的间隙去捡拾他认为最应该捡拾的童年和少年的一些人和事,他当时对《莽原》的编辑说,他还有四篇要写,可想,鲁迅对于自己要写什么其实心里早有打算。我们回想过去时,给我们印象深刻,觉得可以写的事和人是能数得清的。鲁迅以童年之眼、之心来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因为鲁迅不想把生活中的一些不快乐带到这种纯美的儿童乐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