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975(2018)04-0119-05 精准扶贫脱贫,是中央意志、国家战略、政府行为、全社会的责任。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调研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15年,他在贵州考察时,进一步提出扶贫开发的“六个精准”;2017年6月,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又提出八条要求;2017年10月十九大上,总书记再次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基本方略,要通过“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但教育扶贫到底该怎么做才更富有成效,理论界和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本文则聚焦于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上,即探讨高等学校如何以“精准培训”来助推“精准脱贫”,担当自身的教育扶贫责任。 一、能力贫困是最根本的贫困 贫困是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一般认为,资源匮乏、环境恶劣、能力缺失、制度障碍、社会资本与文化贫困以及低水平发展陷阱等,是贫困形成的主要原因。[1]由此形成收入贫困、能力贫困、权利贫困、心理贫困等贫困类型及“资源要素贫困”“个人素质贫困”“系统贫困”“文化贫困”等几种主要理论观点。[2]67学者们据此提出相应的减贫脱贫对策建议。就总体上看,经济学的成果更丰厚,声音更响亮,社会影响力及学科渗透力更大,社会学次之,教育学的研究相对较弱。 “能力贫困”说,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提出。他认为,衡量贫困的标准应该是个人福祉(Well-being)的高低,而不是收入的多寡。个人的福祉是以能力(Capability)为保障的。贫困不仅仅是相对比别人贫穷,贫困的概念中含有一个不能去掉的“绝对核心”,即缺乏获得某种基本物质生存机会的“可行能力”。“贫困必须视为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这是识别贫困的通行标准”。[3]显而易见,阿马蒂亚·森的能力贫困理论确信,贫困的实质是人的“可行能力”的被剥夺,亦即一个人实现不同生活方式的自由的被剥夺。其理论的落脚点就在于,试图通过提升个人的能力来改善境遇,消除贫困。[4] 能力贫困导致精神自卑,自我设限。人们通常所说的“人穷志短”,指的是人的处境困厄,志向就变小,胆量、闯劲也会变小。但追根究底,这还只是表象,真正使“英雄气短”的是其“武艺不够高强”,与其说“人穷志短”,不如说“人穷技短”更为贴切。因身无长技,穷人的生活选择范围会大大地受限,一切有关“美好生活的向往”显得遥不可及,怯懦、消极、自卑、悲观等负面情绪,长期萦绕,使得他们对未来生活产生比较强烈的无助感、无望感。 能力贫困限制了流动半径、就业质量及收入水平。根据对陕北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所做的调查(部分),他们外出打工,流向本省的占67.7%,流向外省的占32.3%;外省区主要指与陕北相邻的银川、内蒙古的包头、鄂尔多斯、东胜等地区;流向东南地区打工的极为少见。近两年,流回原籍市、县的人数增加。当问及为什么不去广州、深圳等高收入地区打工时,约87%的受访者回答,发达地区工种技术含量高,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工作,拿不下来;在另一项问卷中,就他们外出打工“所从事的职业”一项的回答中,从事建筑行业的材料搬运、房屋装修、电焊、架子工等工种的人数占到64.3%,从事保洁、出租车司机、家政、烹饪、电器维修等行业的29.3%,从事服装业、煤炭、个体经营的占6.4%。总体来看,从事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的粗笨苦力活的占绝对多数。这与被调查对象73.3%为初中文化程度,21%为小学文化程度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当城市经济开始转型发展,技术更新换代进一步加速之际,这部分外出打工者正在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考验。从一定意义上说,农民工的教育程度及劳动技能拥有状况,规定着他们家庭生活的贫富状况。 能力贫困会加剧贫困的代际复制与传递。阿马蒂亚·森说:“贫穷会导致令人难以容忍的人才浪费。贫穷并不仅仅意味着缺钱,它会使人丧失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5]这里存在着或隐或显的恶性循环:不充分的教育→缺乏竞争的劳动就业能力→个人潜能的抑制→选择机会的丧失→贫穷的重复。所谓的向上流动通道受阻、阶层固化、贫困代际传递、寒门难出贵子等等说法,本质上都与教育相关联。教育的前端,是受教育机会及优质教育资源的非均等分享;其末端或出口,则是能力、潜质等教育成果的外化显现。无论个体或家庭,由教育不均所引发的能力差异,是导致贫困阶层长期贫困抑或代代贫困的最深刻原因。 二、教育的亏欠是能力贫困的直接原因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提出之后,学者们的研究不断拓展、深入、细化,成果丰硕。比如,通过“进取心量表”测量人的综合素质共8项指标,其中就包括了创业冲动、独立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所得结论是:“人口素质差”乃是贫困落后的本质原因。[2]69贫困人群普遍表现出来的较浓重的安于现状、不思改变、听天由命、依赖他人思想倾向惰性思维,一定程度上要比能力低下更为有害。近年的研究趋向于以实证方法进一步印证“教育能够有效促进脱贫”。学者们的研究得出了相近或相似的结论,即教育对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贫困家庭的收入水平以至“摆脱贫困”、抑制贫困发生率、返贫率能够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李晓嘉的研究认定: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并提高非农工作的参与率。而非农工作收入之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受教育水平对农户的贫困状况存在显著影响,提高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即可有效降低农户陷入贫困的概率。延长受教育年限,可以有效减少贫困人口对政府补贴的依赖程度。[6]总之,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无不表明,唯有教育才是扶贫脱贫的釜底抽薪之道;唯有教育,才能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拔除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