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间艺术“雅化”转向及其文化逻辑 张娜(南京农业大学)/《北京社会科学》,2018.10.26~33民间艺术是在农耕社会语境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俗”艺术,随着生存土壤的消失,逐渐变成“遗产”存在于现代社会中。目前关于民间艺术保护的途径都存在一定缺陷,难以真正保证其传承发展。为激活其生命力,许多民间艺人纷纷转向审美“雅化”,对民间艺术进行艺术创新,使之进入现代艺术体制。倘若进一步思考“雅化”的内在文化逻辑,就会发现其中实则暗示着民间艺术发展的深层美学困境。某种意义上,“雅化”即是放弃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审美形态,以“艺术”的审美标准自我规训,以挤进现代艺术体制。前文所提及的姚建萍苏绣、鲁志文石雕等无不是如此做法。尽管证明民间艺术转向审美“雅化”确实能带来生机,不失为现代转型发展的一条可行路径,但诸多民间艺术大师之所以纷纷选择走“雅化”之路,是因为其他路都走不通,无法真正为民间艺术在当代文化空间中打开新的天地。可以说,民间艺术审美转向“雅化”既是一种艺术性提升的追求,更是一种被迫的选择。在“雅化”的逻辑背后,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传统美学话语对民间艺术的偏见,民间艺术缺乏美学话语权。民艺之美,在现有的美学话语体系中不能得到充分的赏识与肯定,进而造成民间艺术在艺术市场上被边缘化。因此,“雅化”实质上从侧面揭示了民间艺术的当代美学困境,即缺乏对民间艺术的美学阐释,未能形成全社会对民间艺术普遍的审美共识,更没有建立起良性的民艺美学生态。 基于城市设计的北京老城建筑遗产保护:一种整合性策略 秦红岭(北京建筑大学)/《中国名城》,2018.10.4~9 基于北京老城建筑遗产的分布特征,可率先从体现传统轴线、城廓形象的历史脉络线索入手,辅之相关的历史水系环境线索,从以下两个方面构建中观尺度的公共空间历史景观框架: 第一,围绕“一轴”(传统中轴线)建构老城公共空间系统。中轴线凝聚了北京这座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精髓,是中国古代城市中轴线设计的顶峰,在城市空间序列的节奏变化、空间尺度的把握、空间氛围的营造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水准。北京老城中轴线两侧的建筑,除了有皇城宫殿建筑群、皇家祭祀建筑群、外城商肆建筑群以外,更有多条河道、湖泊穿插其中(积水潭、什刹海、北海及中南海水系轴线),还有处于老北京城内城对角线中心点的景山。可利用中轴线节点建筑与自然景观为主要依据,自南向北纵贯永定门、先农坛、天坛、正阳门及箭楼、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天安门、社稷坛、太庙、故宫、景山、万宁桥、鼓楼及钟楼等14 处遗产点,通过历史道路、河湖水系、视线走廊、绿地生态廊道等轴向联系空间,编织串联起各建筑遗产节点广场和各功能板块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构建北京老城“一轴”公共空间的系统框架。 第二,围绕“一墙”(明清北京城墙格局)建构老城公共空间系统。1950年7月,梁思成提出关于北京城墙再利用的著名设想,基本思路就是将其改造为公共绿色休闲空间——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环城立体公园,城墙上可以绿化供市民游憩,城楼角楼可辟为陈列馆、阅览室和茶点铺。如今,明北京城城墙只保留着东便门至崇文门一段和西便门段两处城墙遗址。城门除正阳门城楼、箭楼和德胜门箭楼可见外(还保留有北京仅存的城垣转角箭楼东南角楼),其他城门则名存实亡。现在留在下来的城墙、城门遗迹,使我们无法形成北京“凸”字形城廓的完整意象。因此,为了更好、更为整体性地保护体现北京古都文化的城墙格局,有必要在已建成的城墙遗址公园、二环绿色城墙和建筑遗产节点的基础上(东便门明城墙遗址公园、西便门城墙遗址公园、永定门城楼南北广场及永定门公园、德胜门箭楼广场、德胜公园—北二环城市公园、正阳门城楼广场、建国门古观象台和西二环顺城公园),以展现“凸”字形城廓的完整格局为基本目标,通过绿地系统、慢行交通系统等方式将分散的公共空间串联起来,使节点空间之间的联系通道畅通而关联,建构起完整而连续的老城“一墙”公共空间系统框架。需要强调的是,通过城市设计方法所建构的公共空间框架,梳理、串连了建筑遗产、开放空间与自然景观的特征和关联,作为体现老城特色的“历史文化斑块”和“历史文化轴线”,要真正发挥其文化休闲空间的作用,还需要通过多元培育,让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仅吸引游客,而是能够吸引和服务多样化的城市居民,是集健身休闲、参观体验、文化旅游与文化消费为一体的社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