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走过近70年的历程,在时间上是现代文学的两倍多。现代文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20世纪80年代已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学科建构。但当代文学至今仍在发生、发展,处于正在进行时。毋庸置疑,当代文学是一个处于“未完成”状态的年轻学科,也是一个争议较多、各种意见纷呈的学科。近年来,有一些学者对学科的现状表示不满,并试图在反思中寻找“学科的生长点”。笔者以为,在当前,在我国大力倡扬“文化自信”的背景下,直面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问题与困惑,并寻求学科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应成为当代文学研究不容回避的议题。 一、当代文学史写作的现状与问题 1957年,由高等教育部审定的《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的成立。在文学学科建设中,文学史写作一般处于较高层次的地位。它既是对作家的定位确认,也是对各种文学现象加以梳理、归纳、总结与“历史化”。同时,在中国大学文学教育及课程教学体系中,也一直以“文学史”为教学中心。所以,长期以来,文学史建构一般被视为学科是否稳定、是否成熟的标志。 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发生,则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事情。195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昂扬奋进的时代氛围中,一些现当代文学研究者怀着对“新中国文学”总结与“命名”的热情,开始从“史”的角度来研究1949年以来的“新中国文学”,并于1960年出版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集体编写的《十年来的新中国文学》。随后,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山东大学中文系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59)》(上册)。继之,又有华中师范学院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稿》(科学出版社1962年版)出版。上述几部当代文学史著的出版,预示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已开始起步,可惜随后而来的特定历史时期,使得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胎死腹中。所以,“当代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建立和获得长足进展,应该说是80年代”①。洪子诚的这个判断,应该说是可以成立的。其一,在1978年,教育部制定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现代文学教学大纲,确定“当代文学”成为一门新的课程。其二,其时各高校纷纷成立与现代文学并列的当代文学教研室。其三,一些全国性的当代文学学术团体如“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等也正式成立。其四,出现了《当代文学概观》(张钟等合著)与《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郭志刚等主编)等几部较有影响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 不过,20世纪80年代,虽然中国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开始复苏,并从“中国现代文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具有独特内涵和鲜明个性的学科;同时,一批文学史著作的出版,也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正式建立。但是,也曾有人认为当代文学史研究远远落后于现代文学史,更有一些著名的文学史家对当代文学能否写史提出质疑。比如唐弢先生在那篇著名的文章《当代文学不应写史》中,就开宗明义指出:“我以为当代文学是不宜写史的。”② 当代文学写史的第三次高潮,也是当代文学学科相对成熟的时期,应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时期,出现了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这两部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当代文学史著作。其他较有影响的还有於可训的《中国当代文学概论》,陈晓明的《中国当代文学主潮》,孟繁华与程光炜合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王庆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等等。值得注意的是,90年代以后,当代文学史研究还出现几种路向:一是陈思和、王晓明等提出的“重写文学史”理路;二是以海外学者为主的对文本进行“再解读”的尝试;三是以程光炜、李扬、吴秀明等为代表的“历史化”谱系考察与知识重构。这些对当代文学历史图景重构的努力,虽然各自存在着有待补足完善之处,但这些新理路无疑拓展了当代文学史写作的视域,提升了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整体水平。 以上描述的属于文学史写作的“断代”史类型,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另一种类型,是当代文学思潮研究,这可以说是当代文学学科建设的另一门“显学”。其起因是1981年4月和1983年1月,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先后召开两次学术会议,议题是“中国现代思潮流派问题”。与会的大多是当时较为著名的学者。他们认为现当代文学史写作不能满足于“重评”或“填补空白”,而应进入到寻找“文学史规律”的研究层次。这样,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不少研究者将目光转向文学思潮流派,以及对文学现象和问题的综合比较研究。先是研究现代文学思潮流派,而后扩展到当代文学思潮。举凡“伤痕文学思潮”“反思文学思潮”“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改革文学思潮”“文化寻根文学思潮”“新写实文学思潮”“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等等,都有大量论文和专著对其进行研究。据不完全统计,新时期以来,关于当代文学思潮方面的专著有几十种之多,其中较有影响的有朱寨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何西来《新时期文学思潮论》、宋耀良《十年文学主潮》、陈剑晖《新时期文学思潮》、陆贵山主编《中国当代文艺思潮》、陈晓明《无边的挑战》、张清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等等。文学思潮研究的优势,在于可以突破一般的作家作品论,由点及面,将文学发展的脉络梳理出来,从而寻找出文学的一些共性和规律。但文学思潮研究由于偏向于“宏观”,往往以牺牲“细部”为代价。此外,由于当代文学思潮更替频繁,“各领风骚三五年”,思潮的命名和更替容易使研究者忽视作家之间的差异性和喜新厌旧,愿意追逐乃至打造“文学新思潮”、新流派,一味追逐新潮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也许意识到这个问题,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热潮,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持续了一段时间后,便逐渐归于平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