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受新文化运动感召,大批接受了新思想的新青年开始摆脱家庭的束缚,另谋新生活。然而,从传统家庭出走的新青年却被现实的读书与生计等问题所困扰。针对这一普遍的社会问题,1917年7月少年中国学会会员左舜生在上海的《时事新报》上发表《小组织的提倡》一文,提出可以通过“组织青年学术事业生活的共同集合体”的方式“改革青年生活”。左舜生的主张很快得到少年中国学会发起人王光祈的回应,二人就“小组织问题”展开讨论,为了引起广大青年关注,王光祈等将相关讨论的通信汇集,刊于《少年中国》杂志第一卷第二期。此次讨论后,少年中国学会即将“小组织”设想付诸实践,召集青年建立“小组织”,践行半工半读的互助生活。回到1920年代的历史现场,本文拟在五四家庭伦理革命与青年问题讨论的时代背景中,追溯1920年代少年中国学会所发起的工读互助运动,进而通过“新生活实践”方案的失败反思新青年的困境与新文化运动的内在危机。 一、关于“小组织问题”的讨论 众所周知,为了呼唤真正意义上独立的现代“个人”,家庭伦理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项重要思想命题①。陈独秀、李大钊等纷纷从个性、伦理等角度批判家庭制度,认为封建家庭是束缚个体人格独立的一大桎梏,主张废除家庭,认为青年只有彻底摆脱与传统家庭的关系,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②。然而,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从传统的家庭人伦共同体中出走的新青年,同时也意味着失去血缘、地缘与文化之根,失去与乡土社会的有机关联,失去共同的知识框架,面临着新的自我认同危机。因此,青年向何处去,成为一代新青年所面临的根本困境。针对这一困境与危机,五四前后,《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等杂志曾有大量关于青年家庭、婚姻恋爱与人生观问题的讨论。正是在这一文化与社会语境下,左舜生发表了《小组织的提倡》一文,提出以成立“小组织”的方式“改革青年生活”,解决青年的精神、学术与经济困境。他认为,“小组织”是青年的“精神的立足地、学问的立足地、生计的立足地”,不但可以使青年摆脱家庭的苦恼,从根本上改善生活,而且可以使青年“处现在的恶社会”,保持“人格的价值”不堕落,出了学校依旧可以求得学术上的互助③。而对于具体的“小组织”的“新生活”形态,左舜生的设想则具有很强的乌托邦色彩,他提出了六条基本原则: (一)本团团员劳力所得的收入即为本团的共有财产。除维持本团团员极淡泊的生活和必要的设备(如家具图书仪器等)与财蓄(最要的如死亡医药等费用、次要的如留学旅行等用费)外悉以充公益事业的用费。 (二)本团的会员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者为限。 (三)团体不限于男子。凡已结婚者亦得偕其妻加入。惟男子对于本团应具的资格,女子亦必具有之。本团认女子为团员的一员,不与男子有何连带的关系和责任。惟所生的子女,本团为根本的改良人种计,得支出其生活和教育的用费。 (四)团员与团员间,要互有人生观的了解。对于恶势力的扫除、精神上要归于一致。(方法不必相同) (五)团员对于家庭须不负经济的责任。并且绝对不得承受家庭的遗产。 (六)团员有职业的,指(有报酬的)可从事职业。一时无职业的、可从事学问的潜修,或不要报酬的社会事业。④ 左舜生所理想的“小组织”应该是一种独立于旧社会与旧家庭的全新的空间,且追求团员精神上的一致,已具备“共产共有”的乌托邦公社实验的雏形。从《少年中国》杂志关于“小组织问题”讨论的文章可知,左舜生的主张很快得到王光祈、宗白华的积极响应,两人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实行办法——“菜园子的新生活”与“山林社会”。王光祈对“小组织”的“新生活”的规划是:在离城市不远处租一可供十余人种植的菜园,建筑十余间房子,以做书房、阅报室、办公室、藏书室之用,在乡间实行半工半读生活。在王光祈的理想中,这种耕读生活,“不但是要求物质上的适宜的生活,而且是要寻精神上的快慰生活”,既可以革新人的思想,又能解决青年具体的生计问题,而且,青年“在乡间半工半读身体是强壮的,头脑是清楚的,是不受衣食住三位先生牵制的”,“纯洁青年”可与“纯洁农夫打成一气”以谋求中国的改造。⑤宗白华的回应更具体阐述了“小组织”的“新生活”与少年中国学会的社会革新主张之间的关联。在他看来,创造少年中国“并不是用武力去创造,也不是从政治上去创造”,乃是“从下面做起”,“用教育实业去创造”,“从社会方面去创造”,即“跳出这腐败的旧社会以外,创造个完满良善的新社会,然后再用这新社会的精神与能力,来改造旧社会”。⑥因此,完全可以“脱离了旧社会的范围,另向山林高阔的地方组织一个真自由真平等的团体”,通过“合力工作”的方式,“造成一班身体知识感情意志皆完全发展的人格”和一个“经济独立与文化独立”的新生活空间。⑦在1920年代“注重实行”的社会氛围中,在“小组织问题”讨论不久,为了避免流于“只说不做”,王光祈主张以工读互助团方式付诸实践。他发表《城市中的新生活》一文,提出以成立工读互助团体的方式培养青年“独立生活”与“互助劳动”的习惯,为新社会建立基础。在他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