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65.21 文献标识码:A 罗素在其著名的《西方哲学史》中对笛卡尔哲学理论的重要性之一有这么一个概括:“它使得由柏拉图所肇始的又由基督教哲学主要因为各种宗教原因而发展的精神(mind)与物质(matter)的二元论得以完成,或者差不多得以完成。”(Russell,1946:590)暂且不论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其中至少蕴含着以下两个信息:第一,笛卡尔的二元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二元论;第二,这种二元论有神学因素的介入。 然而,一旦我们转向柏拉图的二元论,就会发现,罗素在此所使用的“mind”这个词汇——也就是汉译语境中一般所谓的心物二元论中的“心”——具有很大的歧义性,它是指柏拉图理论中的“相”(
ou
)呢,又或是指“灵魂”(
)呢,又或是指灵魂两部分中的或灵魂三种功能中的“理性”(
)呢?好像都不是。这就涉及这么一个问题,即,后世出现的所谓心物二元论能不能用来解释柏拉图的二元论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搞明白什么是柏拉图的二元论。柏拉图认为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由可感者(
)构成的世界,可感者可生也可灭,可感的世界通常也被称为流变的世界;柏拉图在《泰阿泰德》中明确指出,我们在感觉(
)中根本找不到科学知识(
)(cf.Platon,1947b:187a①);相反,真实的知识只存在于另一个世界之中,一个永恒不变的“相”世界之中;可感的流变的世界与永恒不变的“相”世界之间的二元对立,一般称为柏拉图的二元论,正如亚里士多德在其《形而上学》第一章评论柏拉图时清楚地指出,柏拉图称“非可感存在者的另一些存在者”为“各种相”(Aristote,1879:987b)。进一步说,“相”的世界完全是另一个世界,是类的世界,形式的世界,不仅独立于任何可感者,独立于感觉,而且也独立于灵魂的活动(包括理性、情感意志与欲望),因为灵魂的活动和身体的活动一样,都被柏拉图归于流变世界之中。由此可见,柏拉图的“相”的世界并不是后世哲学家所讲的与物质世界相对立的精神世界,正如文德尔班正确地指出:“精神或心灵与非物质性合而为一,把世界分为精神与物质,这些都是非柏拉图式的。柏拉图所教导的非物质的世界还不是精神的世界。”(文德尔班,1997:162)不过,尽管精神(或心灵)与“相”(非可感性或非物质性)的合一在柏拉图那里没有得到实现,可他实际上“为此准备了条件”(文德尔班,1997:309),那就是:他得到了可能借自于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秘密宗教仪式的神学理论启发,引入了处于两个世界中介地位的灵魂概念。(参见文德尔班,1997:169-170)只有在引入了灵魂概念之后,才有可能出现诸如身心或灵肉二元论这种人类学的二元论问题。 灵魂概念不仅在其引入的时候借助神学因素,而且其理论发展可以说一直受到神学思想的支配。柏拉图在《斐德罗》中开始探讨灵魂的性质之前,讲到三种形式的神灵附身(
)或迷狂(
),直言迷狂是诸神带给人类的神性恩赐。(cf.Platon,1849:244a-245a)通过神性迷狂的通道,柏拉图打通了灵魂的神性的(
)和人性的(
)两个本性维度(cf.Platon,1849:245c),从而有可能使得灵魂在感觉知觉的启发或暗示下,回忆起其来到尘世之前早就看到过的“相”的知识。要想达到这点,唯有设定灵魂是不灭的(
),而要想超越流变世界的生生灭灭,唯有设定恒动者(
)才是不灭的,由此,柏拉图从作为恒动者或自动者(
)的灵魂出发,得出灵魂是运动的源泉和本原(
)的观点。(cf.Platon,1849:245c)正是从自动性出发,柏拉图的灵魂概念在某种意义上说又回到了“
”一词的原初含义,即“生命的气息”(souffle de la vie)(Bailly,1935:2176),也就是说,不具有自动性的存在者都是没有灵魂的,都是没有生命的(
),相反,具有灵魂的存在者则是有生命的(
)。(cf.Platon,1849:245e)从古代哲学一直到现代的笛卡尔哲学,几乎把灵魂视为具有赋予生命的功能,这是主流思想。落实到人的灵魂,那就是灵魂赋予身体以生命,灵魂驱动身体。譬如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第2卷第1章中就把灵魂视为身体(
)中的隐德来希(
),就像航船(
)之上的人(
)。(cf.Aristote,1846:413a)普罗提诺在《九章集》(Ennéades)第4册第3章第21节中进一步把灵魂与身体的关系比喻为舵手(
)与航船的关系,认为舵手与航船的关系要比亚里士多德所讲的船上的人与航船之间的关系更能体现灵魂与身体的关系,因为,船上的一部分人并不认识航船的结构和功能等等,因而并不属于航船,而舵手却因熟知航船而真正属于航船,故舵手与航船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技艺(
)与器具(
)之间的关系,这里的器具即“舵”被称为“
”,就是有生命的或被赋予了活力的东西,也就是说,身体已经是被赋予了灵魂(生命或活力)的身体,灵魂与身体的关系更加紧密了。(cf.Plotin,1857-1861:IV,livre III,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