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18)04-0001-09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际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化不仅促进了国际商业往来和国际贸易的扩大,也促进了人员的交往和国家间的技术合作。作为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的载体,高等教育毫无疑问深深地卷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20世纪80年代,大批学者和学生走出国门,学习西方的思想理念和先进的科学知识;20世纪90年代,欧洲高等教育的一体化加速了欧盟内部学者和学生的自由流动;21世纪以来,东盟高等教育区的建立和世界大学排名的出现,加快了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步伐。目前发达国家高校大量招收国际学生,获取了大量的办学经费,解决了金融危机造成的经费短缺问题,同时也为其人才发展战略提供了基础。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研究型大学就结合国家人才战略,有目标地招收在欧洲饱受二战苦难的学者和科学家到美国从事科学研究,以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为代表的大批欧洲科学家们涌入美国,为欧洲知识中心转移到美国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美国研究型大学充分利用其国际声誉,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以此引导国际学术研究的发展方向。欧盟也在一体化进程中建立国际合作项目,提高自身的国际声誉。在论及现代大学的功能时,学者们已经把国际化纳为大学建设的第四功能。 在全球视野中,我们可以看到国际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和区域组织(欧盟、经合组织等)对院校国际化的推动作用,也可以看到各国政府为了实现国家发展目标而通过政策手段推动院校国际化,还可以看到高等教育专业机构和高等院校本身对国际化的诉求。简·奈特(Jane Knight)也注意到国家或部门层面通过政策和资金等对高等教育的国际维度产生影响,但国际化的真正过程往往发生在院校层面[1]23。因此,院校国际化可以被界定为高校迫于外界压力的被动回应,或者被界定为高校旨在提升办学实力而主动选择的战略性行动。不可否认的是,在世界范围内,院校国际化已经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并引起了学术界和实践者的广泛关注。近20年来,关于院校国际化的学术研究急剧涌现,涉及的主题也十分广泛,国内外学者尝试从过程、要素或概念等不同维度对院校国际化进行分析和总结。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和前期对院校国际化实践的考察发现,动因分析,战略制定,策略、路径的选择和质量评估等既是院校国际化操作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也是学术界关注的不同方面。对于作为高等教育主体的高等院校为什么要进行国际化,如何进行战略设计,怎么样选择实施策略和发展路径,如何评估实施成效,每位学者都从不同的视角对其中某一方面进行论述。文章基于这些研究发现,院校国际化已经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虽然这一体系还不完整。 一、院校国际化动因 院校为什么要国际化?何种力量推动了院校国际化的发展?对此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相关的讨论。研究者们首先关注的是院校国际化的动因。比如,简·奈特认为动因是指一个国家、高等教育部门或院校对国际化进行投资的驱动力,反映在政策制定、项目开发和项目实施等各个层面,支配着人们期待国际化努力带来的效益或成效[1]30。在政治层面上,各国政府都会以政策手段通过高等教育实现国家的发展战略。在我国,招收国际学生,加强他们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了解,使他们能够做到“知华、友华”是院校国际化的政治使命。因此,院校国际化被赋予了政治含义。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于是大量招收自费留学生以缓解办学经费短缺问题。很明显,院校国际化也具有经济动因。德·温特(Hans De Wit)进一步将院校国际化动因划分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学术4种类型[2]。其中,政治动因涉及国家的国际地位,包括国家安全、和平稳定发展和意识形态影响;经济动因涉及直接经济收益(如针对留学生的收入)和间接经济收益(如留学生作为贸易往来的纽带);文化/社会动因涉及国家文化和语言的国际传播;学术动因涉及高等教育的目标和功能。从这4个动因中,我们可以看到院校国际化肩负国家和院校发展的双重使命。院校国际化可以从国家层面和院校层面进行分析[1]31。在国家层面上,院校国际化会促进国家的人力资源发展、国家间的战略联盟形成,加强国际商业贸易往来,增强国家实力,促进社会与文化发展,增进相互理解;政府推动的院校国际化则更多关注其政治、文化和经济等因素。在院校层面上,国际化可以提高大学的国际形象与声誉、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发展、加强知识生产能力等。 院校国际化的动因随着时代的变化、国家政策导向和院校自身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不难发现,与传统大学功能相比较,现代大学的育人功能虽然没有变,但是育人的标准却不同了。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中,扩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提高学生外语运用能力是现代大学必须重视的。另外,现代大学中从事的科学研究要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要为国家的软实力建设出力,这也是传统大学不具备的使命。从这一角度出发,院校国际化的动因反映在学术层面上就是通过国际合作创新知识,推动科学发展,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人才。正如莎杜娃(Gunsyma Shaydorova)所指出的,俄罗斯院校国际化的动机在1990年前后均以提升国际学术标准为主,但是目前院校国际化更为追求国际声誉和国际地位,其次才是提升国际学术标准和科研及知识生产[3]。而奥尔森(Jennifer Rebecca Olson)以国际学生流动为例,分析了德国大学以往开展的国际学生流动以学术交流为目的,但是目前德国院校国际化的动因已经从建立国际合作伙伴、提升学术质量转变为参与国际竞争、促进经济增长[4]。德国大学过去10年间发生这样的转变与全球化的环境、国家的政策趋向和院校的战略取向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