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前半叶,中国文坛开始接连不断出现“大批判”,其中非常活跃的写作班子就是“马文兵”,大概发表过四五十篇文艺批判文章,声名鹊起,对当时文艺潮流的走向有过不小的影响。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马文兵”早已经隐没在历史之中,不为人所知,现今各种文学史、思潮史也罕有提及这个名字。其实,“马文兵”是首届中国人民大学“文艺理论研究班”(以下简称“文研班”)学员集体写作的笔名,致力于“大批判”文章的写作,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具有某些典型性,值得当作文艺现象进行考察。简单的政治性褒贬并不一定能够说明真相,只有回到特定的历史境况中去考察与了解,才能做出比较实事求是的结论。 本文能做的还只是第一步,希望先把“马文兵”的基本史实弄清楚。这就有必要先简要说说人大“文研班”。 一、关于人大“文研班” 从1959年9月开始,中宣部委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文学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文学理论研究班”,周扬直接参与并主持“文研班”的筹办,有过很多具体指示,可以说“文研班”是周扬一手策划的。“文研班”不同于一般的研究生班,其规格“地位”要高得多,基本上属于“官办”教育机构,生源来自全国各高校等单位,很多都是“调干”,从课程设置到师资安排,都在充分考虑如何培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骨干。与此同时,周扬还动员集中了全国人文学科最拔尖的专家,编写包括“文艺理论”和“文学史”在内的高校“文科教材”。这两件事放在一起,既办“文研班”培养人才,又抓“文科教材”,是颇有理想愿景的——就是为了打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系。“文研班”的教学设计并非急功近利,而是很注重打基础,要吸收人类各种文明的智慧,特别是各种文艺流派思想的精华,除了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外,还要很专深地学习欧洲从古希腊到现代的各种流派文论、中国古典文论、哲学和美学。其课程设计涉及面相当广,要求学员阅读的书也非常多,即使放到现在,也是毫不逊色的。“文研班”可以调集当时全国最好的文艺理论师资力量,给“文研班”授课的老师几乎囊括了当时文学理论界所有顶尖的学者,包括一些受到过批判而又被认为有学问的专家。“文研班”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培养一批具有比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又懂得结合中国实际,而真正能从理论的高度去解决文艺理论问题的专家。当时能够适应时代需要,写点批判文章的人好找,但有理论水平的专家不容易见到,周扬抓“两材”,是有远大胸襟的。从1930年代开始,周扬就想建立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但一直陷于各种论战,很难做有学理质量的理论建构。到1960年代,周扬担任中宣部副部长,主管意识形态,他就把这个理论建设的设想重新提到议事日程来了。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不能不看到周扬的初心。 然而受高度政治化的“大气候”的制约,成立于1959年9月的人大“文研班”,不到半年,就卷进了“反修”、“防修”的潮流。1960年3月至6月,首届“文研班”学员学习中央文化工作会议的精神,并开始作为学校的专业队伍,参加批判现代修正主义运动,以“马文兵”为笔名写作批判文章。①1960年初,周扬视察“文研班”时,就向学员提出,“你们除了读书,还要实践,要参加战斗。我们要高举反帝反修旗帜,与修正主义进行论战,在文艺战线,也有许多事情要做。在文艺战线反帝防修的任务也很重。你们要边学习边实践,在战斗中学习,在战斗中成长。”②显然,周扬的“调子”也变了,变为更加注重参与现实斗争,鼓励学员写大批判文章。于是,“文研班”便把很多精力投放到写作批判文章中。 他们采用“集体写作”的形式,“马文兵”是常用的笔名,有时也用“文效东”。笔名的含义是很明显的。他们认为分量重一些的文章,就以“马文兵”名义发表,“用‘文效东’这个笔名发表的文章,要比用‘马文兵’笔名发表的文章,在分量上轻一些。集体写成的文章使用笔名的这种区别,是当时班上商定的”。③ “集体写作”是政治制约下的带权力色彩的写作,通常都是动用政权力量自上而下地规定写作,包括组织什么人来写,指定写什么内容,以及如何在主流报刊发表、传播,等等。这是当代中国文坛很特殊的现象。“集体写作”主要表达的是时代政治的主流话语,是一种“集体”的思想行为。“集体写作”在50年代就兴起了,比如,在“大跃进”中,许多高校编写的教材(最著名的是北大中文系学生的红色“文学史”),以及1960年代周扬抓的“文科教材”,都是采用“集体写作”的形式。这种形式到“文革”期间达到高峰,所谓“三结合”(即领导、工农代表加上知识分子)“集体写作”几乎遍及全国。以“马文兵”为个案,大致可以观察所谓“集体写作”为何物。 接下来,笔者对“马文兵”写作的状况做一点考证分析。 二、写作班子的组成 “马文兵”成员都来自“文研班”。有学员后来回忆,“马文兵是我们人大文研班首届研究生写文章时所用的集体笔名,意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战线上的一群小兵,一队小卒子。”④也有人回忆“马文兵”由“文研班”部分学员组成,“水平高的同学被组织起来,取名‘马文兵’,写批判文章”。⑤根据笔者考证,首届“文研班”只有部分学员参加了“马文兵”写作。如参加新闻系批判现代修正主义运动,后来以“马文兵”名义发表文章的人员,就不是“文研班”的全部学员,“有学生14人加上何洛、马维安、纪怀民及科学院的4人共21人,写了6篇文章,产生了一个大纲,共约30万字”。⑥也有学员说,“刚入学后,有短暂的平静。入冬以后,党委就组织了文研班三分之一的学员搞大批判,三分之二的学员赴朝阳公社参加整社运动。”⑦笔者查到具体参加过“马文兵”写作的学员起码有王春元、郭拓、谭霈生、何西来、缪俊杰、梁仲华、贺兴安、何寅泰、黄泽新、潘翠青、孙国林等人。其中很大部分学员后来都成为文艺理论界的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