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乌普萨拉冲突数据库”①的统计,随着政治转型与社会变迁的深入,缅甸宗教族群冲突非但没有消减反倒高涨。尤其是在2012年一名若开年轻女佛教徒被奸杀,罗兴亚穆斯林被认为是罪魁祸首,宗教族群冲突迅速在佛教徒和穆斯林间蔓延。②此后,冲突程度愈演愈烈,冲突范围也从若开邦蔓延到内比都、仰光、勃固省、曼德勒省、掸邦、实皆省等多地,③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此过程中,缅甸佛教极端主义与民族主义日益融合,形成激进的佛教民族主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全国青年僧侣协会”发起的“969运动”以及“缅甸种族宗教保卫联合会”(MaBaTha,中文译作马巴达)④。 为什么缅甸政治转型中日益形成的宽松社会氛围不仅无益于国内宗教族群间矛盾的解决,反而引发更激烈的冲突?佛教民族主义为何能在政治转型期的缅甸发展如此迅速?如果缅甸宗教族群间的敌对状态无法缓解,不仅会破坏缅甸国内政治转型的良好势头,影响上座部佛教的正面形象,还会影响缅甸与联合国及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减少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援助,同时也对我国在缅甸的“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以及我国的边境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本文试图以“马巴达”为例,运用案例分析法和过程追踪法来分析2011年缅甸政治转型以来佛教民族主义迅速发展壮大的原因、影响及其应对之策。 一、政治转型期间缅甸宗教族群冲突激增与佛教民族主义密切相关 “佛教民族主义”是“宗教民族主义”的类型之一,此概念最早于20世纪20年代初由西方学界正式提出。海斯(Carlton J.H.Hayes)在其著作《民族主义论集》中论述了宗教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共性,初步探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内涵,⑤而美国著名宗教政治研究学者马克·尤根斯迈耶(Mark Juergensmeyer)也在《新冷战:宗教民族主义对峙世俗国家》中对其进行了探讨。⑥21世纪初,国内学术界逐步开始对“宗教民族主义”进行研究,中国知网迄今收录了十篇以“宗教民族主义”为题的学术论文,其中七篇分别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揭示了宗教民族主义在印度、美国、菲律宾以及缅甸的特定历史时期的表现、发展及其功能和影响,另外三篇则重在探索宗教民族主义的概念。⑦国内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定义“宗教民族主义”这一概念:第一,指代民族主义具有类似于宗教的特性;第二,专门描述以宗教和民族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政治思潮和运动。⑧而现有研究多是从第二角度来定义“宗教民族主义”的概念,即“宗教民族主义”是一种以宗教作为意识形态和精神支柱、以宗教认同为特征的民族主义思潮或运动。⑨因此,本文也将“佛教民族主义”定义为以佛教作为意识形态和精神支柱、以佛教认同为特征的民族主义思潮和运动。国内外学界普遍认为,缅甸政治转型期高涨的宗教族群冲突与宗教政治化(即佛教与民族主义的结合)有密切的关联。在缅甸政治和社会急剧变化的转型期间,提供功能性基础的普世主义政治无法再为全体国民提供政治归属感和认同感,以族群和宗教为核心的特殊政治就占了上风。而在这一过程中,政治精英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了这种社会情绪,沿着宗教族群的裂痕进行政治动员而将裂痕撕扯得越来越大,这种政治边界与宗教边界的混合成为加剧冲突的变量。 国外有关缅甸政治转型期间宗教族群冲突高涨的原因和佛教民族主义的研究相对丰富。一方面,国外学者从理论角度对政治转型期间宗教族群冲突爆发的原因进行了研究。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认为,政治转型过程中宗教意识形态填补了世俗意识形态的空虚,利用和强化宗教情绪被政治家视为实现政治目标、获取政治利益的有效手段,⑩从而造成宗教族群冲突加剧。而迈克尔·曼(Michael Mann)则认为,政治转型之初需要定义谁是民,这个定义过程往往由于民族、种族和地域分歧而冲突加剧。(11)另一位美国学者杰克·斯奈德(Jack Snyder)提出了“精英—说服”的解释框架,认为政治转型初期,当一国的政治或行政制度基本建设没有跟上时,政治精英往往倾向于沿着社会裂痕进行动员,因为这种动员无须提前构建制度,只需被动员对象具有关于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在不确定性面前本能的归属感,宗教和族群记忆成为其最好的动员工具。(12)另一方面,国外学者从实证角度对缅甸政治转型以来日益高涨的佛教民族主义思潮及运动进行了研究。基于大量实地访谈资料,国际危机组织的两篇报告(13)以及中欧大学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14)详细叙述了缅甸佛教极端主义暴力事件以及缅甸国内佛教政治化的事实,并指出二者有密切关联。牛津大学从事缅甸研究的高级研究员马修·沃尔顿(Matthew J.Walton)以及美国和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苏珊·海沃德(Susan Hayward)(15),批判了缅甸佛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是根植于社群主义本质特征而不可避免的观点,并指出这种宗教冲突带有更多民族主义特征。两位缅甸专家认为,近年来伊斯兰教在全球的扩张和穆斯林人口在世界各地的快速增长让缅甸佛教徒感受到威胁,再加上缅甸转型带来政治和社会的迅速变化激发了佛教徒保护和推广佛教的愿望。如今日益高涨的佛教民族主义运动是反殖民运动的延伸,是缅甸僧侣在社区中守护宗教、回应社区需求和引导政治决策这些传统角色功能的现代再现。 国内学者一方面对缅甸政治转型期间宗教族群冲突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另一方面对缅甸佛教民族主义的历史和影响进行了研究。郭继光认为,2011年缅甸政治转型以来大力推进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高压控制,导致国内宗教族群冲突越来越严重。(16)章远也认为缅甸国内宗教族群敌对情绪因政治氛围日渐宽松而上升,一是由于缅甸的宗教传统为境内族际宗教冲突提供了合法性,二是缅甸政治精英刻意引导民众将当前社会发展的矛盾迁怒于特定宗教族群。(17)另外,李晨阳和贺圣达等认为,佛教在缅甸现代政治发展过程中一直被执政者视为最重要的政治修辞。(18)宋立道和黄夏年也对佛教民族主义的发展历史有过相当深入的研究。(19)宋少军认为,过度政治化的佛教民族主义对缅甸政治转型带来了非常消极的影响。(20)而钟小鑫指出,缅甸政治转型中越来越狭隘的民族主义是缅甸佛教极端主义产生的核心动力。(21)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为理解佛教在缅甸政治中的作用以及缅甸佛教民族主义的发展历史和影响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材料,但国内现有研究并未对缅甸佛教民族主义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且,现有研究分别从历史学和宗教学角度对此问题进行阐述,并未结合政治学和社会学进行全面而多层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