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教育的不公平问题仍然是整个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1]。教育公平贯穿教育的整个过程,包括起点、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但已有研究大多探讨的是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公平性,即起点的公平[2-3],较少关注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性。和入学机会相比,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成长和发展的公平性同等重要。基于此,本研究以学校归属感为切入点,探讨高等教育“过程”的公平性。 之所以选择用学校归属感这一指标来研究高等教育过程的公平性,是因为学校归属感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的核心概念,被认为是学生在学校的重要保护性因素[4]。相关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归属感不仅对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有积极的作用,而且与学校满意度和幸福感等积极心理变量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5-6]。大学生辍学模型和学业保持模型更是清晰地表明提升学校归属感可以降低大学生辍学的意愿,有利于他们顺利完成学业[7-8]。正是由于认识到学校归属感对学生的重要性,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影响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因素,试图找到提升大学生归属感的有效途径[9]。相比较而言,国内的相关研究还非常有限,而且研究的视角比较单一,主要集中于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人格特质和心理特征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10]。 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地位结构观和社会网络观的双重视角对中国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做进一步的探讨,重点分析代表先赋性资源的“家庭背景”和代表自致性资源的“人际网络”对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并尝试通过多重中介分析的方法回答“家庭背景是否通过不同类型的人际网络对归属感产生影响”,以期对促进高等教育过程公平性做出一定的学术回应和政策建议。 一、文献回顾 (一)归属感的定义 归属感(sense of belonging)是人们归属于特定的地域、组织或团体,与其发生联系并且产生认同和接纳的一种主观感受。其重要性在众多理论中都有所阐释。比如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归属感被认为是人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所渴望获得的优势需要,也是人们实现更高层次需要的必备前提[11]。此外,在Baumeister和Leary的归属感理论中,归属感被视为人类最基本的动机,人们的许多行为、情感和想法都是由该动机诱发的[12]。 学校归属感(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关注学生群体在学校这一场域的归属感。虽然学界对学校归属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对学校归属感的定义、内涵及测量至今并没达成共识。国际上主流的定义来自Goodenow,他认为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在学校这个特定的社会环境所感受到的被别人接纳、尊重、包容和支持的程度[13]。Hurtado和Carter在对大学生归属感的定义中强调,归属感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校的认同和联系,是与行为上的参与和融入完全不同的概念[14]。国内学者对学校归属感也有自己的理解[15]。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包克冰和徐琴美的定义: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对自己所读学校在思想上、情感上以及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并乐于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16]。 (二)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研究 对学校归属感的研究跨越了整个教育阶段,最初的研究大多聚焦于中小学生群体,但近几年研究者对大学生归属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9]。关于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影响机制,学界从个人、家庭和学校层面展开了广泛的研究。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国内学者对归属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领域,除了分析人口学特征变量(如性别、年级、专业)对归属感的影响,较多考察的是人格特质、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感等心理变量的作用[10]。由于本文关注的是家庭背景和人际网络对归属感的影响,因此着重梳理与之相关的国内外文献。 1.地位结构观与学校归属感 地位结构观的视角侧重于研究作为先赋性资源的家庭背景对学生归属感的影响。国外研究表明,家庭背景对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有显著的效应。比如,众多学者发现美国大学生的归属感存在种族差异,少数族裔(如黑人、亚裔等)大学生的归属感显著低于白人大学生[8][17]。此外,来自不同阶层的大学生的归属感也存在显著差异,来自低阶层家庭的大学生的归属感要显著低于来自中层和上层家庭的大学生[5][18]。学者们还发现,家庭经济状况对归属感也有显著影响。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在大学容易受到与社会阶层有关的歧视[19];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会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兼职,而和同学交往、参加校园活动的时间相对减少,从而导致对学校归属感的降低[20]。 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学者重点关注家庭背景影响的研究甚少,而且还存在着家庭背景测量单一的问题。大多数研究着眼于我国城乡二元化的特点,仅仅分析户籍这一家庭背景指标对大学生归属感的影响,但所得结论并不一致。比如,朱洁义和汪雅霜等的研究表明,农村大学生的归属感在整体或某些维度上要显著低于城市大学生[21-22];金庆英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9]。但更多的研究者发现,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并不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10][23]。除户籍之外,国内学者关注较多的是“是否独生子女”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大多数学者发现,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在归属感上没有显著差异[21][24]。只有个别研究者分析了其他家庭指标对大学生归属感的影响,比如汪雅霜等发现家庭经济收入和父亲受教育程度都对大学生归属感没有显著影响[22]。 2.人际网络观与学校归属感 从人际网络观的视角来研究学校归属感,主要侧重于分析大学生在大学环境中所形成的人际网络对其归属感的影响。不同于家庭背景,大学生的人际网络是大学生个体来到大学这个新的社会环境中建立起来的自致性资源。帕特南将社会关系网络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具有相同社会地位和权力的水平性社会网络,成员之间没有等级之分;另一种是由占有不同等级的社会地位或权力的人构成的层级性社会网络[25]。对大学生群体而言,社会网络主要由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构成,前者属于水平性网络,后者则为层级性网络。此外,人际网络还可以分为基于个人情义联系的非正式网络和基于团体身份归属的正式网络[26]。在大学环境中,正式网络可以通过参与某些团体(如社团)来实现。已有研究也多是从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社团参与这几个维度来分析人际网络对大学生归属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