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以来,欧洲的政治局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因为出现了英国脱欧等黑天鹅事件,欧洲内部质疑欧盟的声音不断高涨,引发了人们对欧盟前景的疑虑;另一方面,民粹主义政治力量也呈现出不断增强的发展态势,并已影响到欧盟主要成员国在二战后逐渐形成和巩固的政党政治结构。2017年法、德两国的大选都受到极端民粹主义政党的冲击:在法国总统选举中,中左和中右的两大传统政党惨败,没有候选人进入第二轮投票,当选总统马克龙所属的“前进法兰西”成立不过1年;在以政治稳健著称的德国,传统主流政党在选举中的得票率亦大幅下跌,民粹主义政党德国选择党进入议会,默克尔虽然赢得了选举,却需要进行艰难的组阁谈判。在2018年刚刚结束的意大利大选中,两个民粹主义政党“五星运动党”和联盟党(原北方联盟)都获得了高于预期的支持率。此外,在其他的欧盟成员国中,民粹主义政党的势力也在不断发展。 因此,不仅欧盟和一度被认为不可逆转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受到质疑,而且被视为欧洲基本价值载体和卫士的代议民主制也受到挑战。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分析了民粹主义的思想渊源、发展趋势以及导致民粹主义兴起的经济和社会原因。本文力图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1980年代中期以来欧洲国家转型的角度分析民粹主义背后的推动力量。当前民粹主义高涨的直接原因是金融危机和全球化给欧洲国家带来的冲击,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欧洲内部国家、市场和社会三者关系的变化,以及由之而来的政治和社会组织方式的变化,民粹主义不过是这种深层次变化的外在表象。 本文结构如下:第一,简要回顾欧洲民粹主义的发展历程;第二,分析二战后欧洲国家内部政治进程的整体趋势;第三,着重剖析1980年代以来欧洲福利国家的转型如何转变和扩大了欧洲民族国家结构的内在矛盾;第四,观察欧盟在欧洲国家转型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第五,基于上述分析得出结论。 一、逐步壮大的民粹主义:战后欧洲民粹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 讨论欧洲的民粹主义首先需要确定什么是民粹主义。就欧洲来看,被贴上“民粹主义”标签的政党和政治运动散布于极右到极左的广阔政治空间,而且在不同历史阶段,民粹主义政党的主导立场可从“反对国家干预、支持自由市场”跳跃到刚好相反的“加强市场干预和社会保护”。形象地说,民粹主义就像一条变色龙。出于研究和学术讨论的需要,穆德(Cas Mudde)给出的一个“极简主义”的概念获得了众多学者的认可。他认为,民粹主义是“一种没有十分明确指向的意识形态,它把社会分成为两个同质且互相排斥的群体——‘纯粹的人民’和‘腐败的精英’,并认定政治活动应该表达人民的‘集体意愿’”。①在民粹主义者眼中,人民不仅仅是主权的来源,而且被赋予了道德属性,是同质的、纯粹的、有德行的,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是一个良好社会的基础,而精英则被排除在人民之外,成为对立面。“人民”是好的、善的,而精英则是坏的、恶的。民粹主义政党的几种基本主张都可以溯源至这种独特的对“人民”的理解。除了反精英之外,从这种“人民”观出发,民粹主义顺理成章地反对多元主义,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往往持有排外的立场。在目前针对民粹主义的研究中,“反精英”、“反建制”和“反移民”已经是确定民粹主义的主要依据,而且反精英、反腐败、反移民以及反对现有的经济政策也是多数民粹主义政党进行政治动员的主要思想和舆论工具。② 金融危机后民粹主义力量在欧洲迅速壮大,让很多人误以为它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政治现象,并把金融危机视为导致欧洲民粹主义高涨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欧洲民粹主义的兴起远早于2008年金融危机,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二战后至1970年代末,是战后欧洲民粹主义初生的阶段,这一时期的民粹主义在欧洲政坛上无足轻重;第二阶段是从1980年代起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欧洲民粹主义稳步发展,在西欧和中东欧的一些国家中,民粹主义政党进入政府,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第三阶段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至今,欧洲民粹主义蓬勃发展,不仅传统的右翼和极右翼民粹主义势力不断壮大,而且一些左翼民粹主义政党异军突起,并出现了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街头政治运动,冲击了战后西欧形成的稳固的政党政治结构。 在民粹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西欧普遍经历了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三方对话”这种社会协商机制得以巩固,福利国家制度不断发展,社会团结成为凝聚社会各种力量的主流思想。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背景决定了反主流政党缺乏生存土壤,因此,除了一些例外,这一时期各类民粹主义政党在欧洲政坛基本上是无足轻重的。 自1980年代起,民粹主义在西欧各国开始抬头,多数国家出现了极右翼民粹主义政党。欧洲极右民粹主义政党在1990年代平稳发展,并逐渐在西欧的政党体系中扎稳脚跟。至21世纪初,极右民粹政党在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意大利、挪威和瑞士的国家议会中都拥有席位,在德国和法国的某些地方议会里,极右民粹政党占有相当大比例的席位,并发挥了重要影响。③与此同时,处于转型期的中东欧国家中也出现了大量的民粹主义政党,它们没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倾向,普遍体现出“标新立异的无原则”。在一些重要的中东欧国家中,民粹主义政党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在波兰2005年的议会大选中,法律与公正党以27%的选票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获得组阁权。在匈牙利,青民盟在2006年议会大选中获得386个议席中的164席,成为议会第二大党。④针对中东欧国家中的这种发展趋势,2006年世界银行发布公告,明确指出需要警惕中东欧的新民粹主义力量。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洲民粹主义呈现出不断壮大之势。与前一阶段相比,这一时期的欧洲民粹主义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继续巩固自己的势力和影响,同时左翼民粹主义政党也迅速发展起来,各类民粹主义政治力量还组织了数量和影响都相当可观的“街头政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