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作为不同货币兑换的比价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宏观经济稳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汇率定价机制的市场化是经济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参照指标。人民币汇率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事关居民消费和投资效益、宏观经济稳定,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国际地位。回顾人民币汇率改革历程,总结其基本经验,显得尤为重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2年),人民币汇率调整频繁,“1950年3月,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42 000元旧人民币,较1949年初贬值了520多倍,至1952年末又升值到1美元兑26 170元旧人民币。”[1]1953~1970年,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一段较长的相对固定时期。期间,1955年3月1日,我国又实行了一次币制改革,发行了新版人民币,并按1元新币等于一万元旧币的比价进行了置换,1955~1970年美元与人民币兑换比率一直固定在2.46的水平。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暂停按照35美元/盎司的黄金价格兑换美元,当年12月18日主要工业发达国家达成《史密森协定》,将黄金与美元兑换比率上调至38美元/盎司,美联储不再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随着美元的贬值,人民币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升值过程,这个过程直到1980年人民币汇率升至1.53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时才结束。 20世纪80年代,人民币一直在双轨制下运行。1981~1984年实行官方汇率与贸易结算汇率双轨并行,1985~1993年实行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双轨并行。在双轨制期间,人民币汇率呈现了阶段性、间歇性的单边贬值态势。在具体操作上,期初一般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控制在相对固定的水平,一旦出现贸易逆差,造成外汇供不应求的局面,固定汇率就难以维持,中国人民银行就会对人民币汇率作出被动性、阶段性的贬值调整。与人民币的走势相反,对国内商品价格相应地作出相反方向的调整。1994年经过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人民币汇率实现了并轨。这是人民币汇率体制朝着以市场为基础的单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迈出的坚实的一步,但汇率波动幅度仍然被严格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2005年7月的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开启了人民币长达8年的升值过程。2014~2016年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外汇储备大幅度下降。2016年之后,外汇管理措施趋严,人民币又经历了一个升值过程。目前,虽保持了双向浮动的稳定态势,但随着美国发起贸易战,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人民币汇率的走向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币的汇率体制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它们分别是官方单一汇率制(1949~1980年)、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并行的双轨汇率制(1981~1994年)、以市场为基础的钉住美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94~2005年)和以市场为基础的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2005年至今)。每一个大的阶段表现的特征不同(见表1、图1)。
图1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外汇储备的年增量(1950~2017年) 一、汇率双轨制阶段的人民币汇率改革 人民币汇率体制的演化与中国经济改革的整体推进密切相关。1978年之前中国采取苏联式计划经济发展模式,与外部世界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并不密切,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规模较为有限。根据当时的国际关系情况,中国政府提出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口号,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知识难以通过贸易和投资方式外溢到中国。由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真正的外汇市场几乎不存在,汇率的作用仅限于计价,既不能充分反映真实的供需状况,又不能对经济发挥调节作用。 (一)官方汇率和贸易决定汇率阶段(1980~1985年) 1980年4月1日,中国开始发行外汇券,但外汇券被严格限定在非居民之间使用,用以支付其宾馆账单、交通费和在友谊商店购买商品。外汇券与人民币的兑换比例就是当时人民币的有效汇率。1981年1月1日,引入了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产生了贸易内部结算价与官方汇率并存的局面。内部结算的用汇按配额发放,人民币兑美元的贸易结算价被固定在2.8[2]。此汇率水平大体相当于在有效汇率的基础上产生的“均衡价格”。所谓“均衡价格”,是指保证进出口收益和损失平衡的外汇价格。所有的国有企业和外贸企业都使用这种汇率进行贸易结算。此外,在涉及国际贸易的海运和保险方面,收入和支出也都按配额外汇进行交易,当时的贸易内部结算价比官方汇率高36%。人民币官方汇率低估了美元,高估了人民币。官方汇率形成的理论基础是可贸易品购买力平价,它是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一个变种,其基本算法是在出口商品的外汇成本基础之上,加上一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