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65.6 在心灵哲学关于意识的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的当代争论中,主要的物理主义理论(即非还原物理主义)和主要的反物理主义理论(即特性二元论)实际上分享以下的共识:意识感受特性都是由相应的大脑物理特性所产生和决定的,并且是由大脑的物理特性所必然地决定的。两种理论的分歧仅仅在于对上述共识中“必然性”这个概念的解读不同。特性二元论认为,这里的必然性是指自然法则的必然性;而非还原物理主义认为,这里的必然性是指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必然性。 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心灵因果性的排除论证(the exclusion argument of mental causation)就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而又特别的位置。根据该排除论证,不管是按照何种“必然性”的解读,从上述的共识中我们都可以推出:通常我们所认为的由意识感受特性所产生的因果作用,实际上都是由相应的大脑物理特性所产生的。换句话说,意识感受特性是没有任何因果效力(causal power)的,心灵因果性就这样被完全排除了。这个结果与我们的常识和信念是极端冲突的,这是非还原物理主义和特性二元论都难以接受的,所以这个排除论证也就成了它们共同的敌人。也正因为如此,产生了众多的反对排除论证的论证。 排除论证的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布朗大学的金在权(Jaegwon Kim)教授,他也是心灵因果性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家。①2005年他出版了一本自己多年研究心灵因果性的总结性的专著,在其中,他称众多对排除论证的反对意见中,有两个是更紧迫的(more pressing):一个是所谓的因果过度决定(overdetermination)论证,另一个就是本文将要详细探讨的因果流失论证(the causal drainage argument)。(cf.Kim,2005,p.32) 本文具体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节将介绍心灵因果性的排除论证以及作为其重要反对意见的因果流失论证。第二节将阐释金在权建立在同一性上的对因果流失论证的解答。第三节中笔者将构造思想实验来质疑金在权的解答。最后第四节中笔者将给出自己的建立在空间性上的解答,并且解释为什么因果流失论证作为对排除论证的反对意见是不成立的。 一、从心灵因果性的排除论证到因果流失论证 心灵因果性的排除论证是建立在下列四个在科学上和哲学上都相当可信的论断之上的。 论断1,非同一性:意识感受特性与相应的大脑物理特性在本体论上不是同一的特性。这也被称为,意识感受特性不能还原为大脑的物理特性。 论断2,随附性(supervenience):任何系统S如果在时间t具有一个意识感受特性M,那么S在时间t必然地具有一个相应的大脑物理特性P;并且任何系统在任何时间具有这个大脑物理特性P都必然地在同一时间具有意识感受特性M。 论断3,因果的非过度决定性:在任何时候,没有一个事件能够拥有多于一个的导致其产生的充分的原因;除非遇到一个真正的因果过度决定的情形。 论断4,物理世界的因果封闭性:如果一个物理事件有一个发生在时间t的原因,那么这个事件就有一个发生在时间t的物理原因。 我们首先需要对上述这几个论断的一些科学和哲学方面的含义作出说明。 关于论断1,意识感受特性只能被每个人自己私密地感受到,其他人都无法感知,而且科学仪器也测试不到。意识感受特性或许没有空间性,至少是空间性非常地不确定;我们不知道意识感受特性是否有空间中的延展(extension),它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延展至少是非常不明确的。而相应的大脑物理特性却是公共的,所有人都能观察到,科学仪器也能对其进行各种测试和实验。大脑物理特性具有明确的空间性,它占据确定的空间中的位置并且具有确定的空间中的延展。这应该是让我们断定意识感受特性与相应的大脑物理特性在本体论上不是同一的特性的一个主要的理由。 关于论断2,当代心灵哲学深受相关科学发展的影响。关于意识的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进展是:越来越多地发现意识感受特性是由相应的大脑物理特性所产生和决定的,并且至少是以我们这个世界自然法则的方式所必然地产生和决定的。这是随附性概念的科学依据,也是前面提到的非还原物理主义与特性二元论的共识;只是非还原物理主义还要把必然性概念从自然法则意义上进一步推进到形而上学意义上,从而在哲学本体论上收获更多更好的物理主义的结果。 关于论断3,如果有两颗子弹同时击中一个人的两个不同的致命部位而导致其死亡,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所谓“真正的因果过度决定”的情形。我们看到,这种情形是非常偶然的,不可能在自然界中系统普遍地存在。也就是说,意识感受特性和相应的大脑物理特性不可能同时是导致一个事件发生的两个不同的充分原因。 关于论断4,20世纪中叶起,分子生物水平的脑神经科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使科学家能够对意识的自然意志等现象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但是在意识的自然意志活动后,科学实验始终没有在大脑中发现新增加的能量。这也成为物理世界因果封闭性的一个主要的科学依据。(cf.Papine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