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整合:中国传统文化整合的时间路径 龙柏林、刘伟兵(中山大学)/《青海社会科学》,2018.3.170~177 记忆是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现象,是个体对时间维度的感性认知方式。同时人的社会性存在使得人的记忆必然受到群体情境的影响,从而呈现为一种集体记忆。过往并不是异己的,相反的是,历史的连续性才能为当下赋予历史的合法性认同。因此,传统文化整合的时间路径就是记忆整合,通过对群体过往历史的当代意识形态重构,实现群体对过往的历史认同,从而实现对群体的认同和意识形态认同。 传统文化的文化整合是通过将分化的个体和群体意识整合为异质性的统一整体,实现对群体意识的共同认同。传统文化在时间层面处于过去的维度,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其受众又是整个中华民族,因而在受众集体的时间维度层面的探讨便是集体记忆的一部分。这样,文化整合的时间路径就是记忆整合,体现在时间的长河中,通过对意识的连续性的传承(或记忆认同),实现对记忆分化冲突群体的有机统一。记忆整合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对集体记忆的接受与认同,实现了个体从我到群体的我们认同;另一方面,对过往集体记忆的建构是从当下出发,体现为统治阶级的需要,进行有选择性的遗忘和保留。其本质就是群体意识对个体意识的权力统摄。 记忆通过符号化和空间化的方式实现了抽象观念的具象化。传统文化通过集体记忆的媒介作用,实现了统治阶级的权力诉求,进行群体的集体认同,从而进行一次完整的记忆整合过程。记忆整合表现为对过往的历史叙事,使过往记忆在当下得以呈现。无论是文学叙事、图像叙事、音乐叙事还是仪式叙事,都是实现记忆整合的主要方式。文学的流传,实现集体记忆在时间上延伸到未来之维;图像的留存,实现集体记忆的影像储存;音乐的隐喻,实现集体记忆的感性展现;仪式的表演,实现集体记忆的空间展现。记忆整合通过这四种叙事方式,实现了对过往历史的当下叙事。 都市空间的提出、文化生成和超越意义 吴晓斐(中山大学)/《岭南学刊》,2018.3.119~123 都市空间问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所提出的一个新的研究场域,都市空间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是资本主义文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它承载着一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全面展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给人类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所造成的影响,都市空间具有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综合意蕴。列斐伏尔一般被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的研究主旨在于揭示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以及由此造成的人的生存困境。列斐伏尔研究的理论问题众多,对都市空间问题的探讨则主要发生在20 世纪的60 年代后期到70 年代前期。都市空间是他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理论工具之一,在他看来,人类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充满可能性的不断超越的过程,都市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了构建理想社会的可能性。 在都市空间,人们由于各种活动而聚集在一起,在这样情况下,将会形成各种持续存在的或是临时存在的利益共同体。例如,共同居住在同一个社区的个体,将基于共同的业主身份而形成利益共同体,他们可能基于对房地产商的不满而凝聚在一起,表达其利益诉求,形成某种局部的共同利益。还有,一些市民由于共同参加了某项活动,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从而结成临时性的利益共同体,表达其利益诉求,维护其合法权益。这些活动有的可能是因为合同未能按照预期进行,有的可能是因为健身活动没有到期而被意外中止,等等。这些情况表面都市空间的生活对于个体来说充满了风险,充满了不确定性,作为个体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很难预测与规避这些风险,他们只能团结起来一起对抗对象化的资本,尽可能的维护自身的权益,尽管维护权益的过程十分艰难。当都市空间的社会个体的权益受到侵害,他们不得不求助于公共权力的介入,至于法律手段,虽然也会进入他们的考虑范围,但具体实施仍然困难重重。因此,对于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来说,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或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便矫正都市空间发展的过度资本化,维护社会个体的合法权益,增强社会个体的获得感和公平正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