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18)03-0053-18 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10.16456/j.cnki.1001-5973.2018.03.004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社会进入了鲍德里亚所称的“消费社会”时期。在消费社会,生产力水平快速提高,物质生产极大繁荣,文化消费得以迅猛增长。社会的重心由生产转向了消费。广泛深入地研究文化消费,把握文化消费的特点、规律以及运作机理,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文化消费是以符号性、精神性产品和服务为主的消费,是相对于物质消费而言的。当然,人类在进行物质消费时,也体现出一定的认知、价值、情感等精神活动和价值意义的编码、传递和解读的过程。因而,在物质消费中也表现出一定的文化现象,这就是消费文化。而消费主义则出现在后工业社会(也有人称之为消费社会),是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崇尚消费至上,偏爱时尚和奢侈品,注重品牌,以消费作为生活终极目标的一种生活方式。文化消费、消费文化和消费主义既有相互联系的一面,也有一定的区别。① 由于西方较早地进入了消费社会,他们早已将文化消费作为研究的热点予以关注。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等领域的学者分别从自己所擅长的角度、方法入手对文化消费问题进行了富有成就的研究,从而形成了四种成熟的研究范式: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看,文化消费充当了社会情绪的减压阀门,是社会凝聚的胶合剂;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文化消费是个体自我彰显的有效途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文化消费是刺激经济增长、增加社会就业率、促进社会创新的新动力;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文化消费是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营造生态文明、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建设新型社会的新路径之一。 本文的目的在于系统地梳理这四种不同的文化消费研究范式,寻找其研究的语境、关注的问题、使用的范畴和方法,并以代表性人物为例,对西方学术界的文化消费理论进行全方位的把握,以期待为中国的文化消费健康发展寻找足够的动力,为中国居民树立健康的文化消费观提供有益的借鉴,并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消费理论研究范式 从文化消费研究的发展过程来看,对文化消费进行系统探索的是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主要是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以及随后英国的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德国法西斯对于宣传机器的熟稔运用,美国商业逻辑对于大众文化的侵蚀,以及理论上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构成了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产生的语境。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和异化理论给西方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首先,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巧妙地借用了青年马克思关于虚假意识形态的看法,并融合了葛兰西关于文化领导权的观念。青年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是否定性的,是统治阶层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编织出的一种虚假意识。而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是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继续深化。葛兰西所说的意识形态成了中性的名词,不再具有否定性的含义。葛兰西认为,文化领导权的争夺是长期的,激烈的,是革命斗争胜利的关键所在。其次,异化和物化理论被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扩展到文化消费的领域之中。在青年马克思看来,异化劳动是造成人的本性被扭曲的关键。由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人的劳动对象不再是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的对象,而是变成了控制人的异己力量。马克思对异化的理解“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形态中出发,从劳动的基本形态和资本社会的发展演变来讨论的”②,因而仅把异化限制在生产领域。卢卡奇则认为,物化是广泛存在的,是现代社会人的普通命运和生活状态。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立场和方法,重点关注在消费社会的条件下,资本主义是如何让异化超越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借助于文化消费来施展权力,控制文化消费者,让消费者异化,变成了被动的、单向度的人。他们使用的范畴是文化工业、异化消费、意识形态、单向度的社会、真实需求与虚假需求,等等。 其中,阿多诺在与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中首次提出了“文化工业”③的概念。后来,阿多诺又在《文化工业再思考》中详尽地阐释了“文化工业”命名的来龙去脉。④阿多诺认为,社会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被引入到文化的生产领域,艺术品以虚假的个性化形式掩盖着其标准化和类型化的实质。商品的逻辑支配着文化的逻辑,文化艺术品被祛魅,变成了文化商品。意识形态被融合进文化工业,使得文化工业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巩固其统治的新形式。 马尔库塞明确地提出了“消费社会”的概念。⑤马尔库塞宣称,人类社会进入到了全新的社会时期——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技术进步导致了整个社会财富的极大增加,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在消费社会所构筑的温柔之乡里,消费选择的自由并没有减轻人们受奴役的程度。科学技术融入文化商品中,成为控制整个社会的新手段。文化消费中的幸福是安抚心灵创伤的幻象。文化消费以貌似机会平等的方式掩盖着实质性的社会差异。文化消费产生了极为严重的社会后果。消费社会失去了多维性,变成了单向度的社会。消费社会中的人,真实需求被遮蔽,虚假需求被激发,文化消费者失去了反思和反抗的能力,成为单向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