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平凡的世界》面世之后,路遥其人其作就两极分化,形成了极为不同的待遇:一方面,他(它)被文学圈外的广大读者热读追捧,绵延至今;另一方面,他(它)又被学术圈内的专家学者小瞧低看,置之不理。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景观已被文学研究界的有识之士命名为“路遥现象”①。 实际上,最早注意到这种现象的是北京大学的邵燕君博士。2003年,她先是发表论文,后又在其著作中专节谈论《平凡的世界》作为“现实主义长销书”所面临的问题:几个调查数据表明,《平凡的世界》是读者购买最多也最喜欢的小说,路遥则是读者“最心仪的作家”之一。但她也特别指出,“文学精英集团”对路遥其人其作却比较冷淡,例如,在公认的三部“学术成就高、影响大”的文学史论著中,或者干脆“未曾提及”路遥,或者《人生》虽被谈及,但《平凡的世界》却被一笔带过②。 那么,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路遥现象”呢?究竟该如何为路遥其人其作定位?这种两极分化在路遥“经典化”过程中又意味着什么?所有这些,恰恰是笔者很感兴趣的。 一 大众阵营或读者要素:网民发声与数据说话 不妨从路遥逝世15周年说起。 2007年11月17日前后,随着“路遥文学馆”落成开馆,及“纪念路遥逝世十五周年暨全国路遥学术研讨会”在延安大学举行,纪念活动弥漫开来,荡漾开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在此期间,《路遥十五年祭》(李建军编)出版,《路遥评论集》(李建军、邢小利编选)、《路遥纪念集》(马一夫、厚夫、宋学成主编)面世,新浪网、中国网、人民网等门户网站专设纪念路遥版块,推出纪念专辑。与此同时,无数的路遥迷通过博客文章、百度贴吧等网络渠道,谈阅读心得,发怀念感言,其浩大声势令人动容,普通读者的声音开始大面积地浮出水面。 必须讲述我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才能说清楚网友发声给我带来的巨大震惊。也是在这个纪念路遥的日子里,我作短文一篇:《今天我们怎样怀念路遥》。此文先在《南方都市报》“个论版”发表,随即又被我贴至天涯博客。没想到几天之内,此文被点击14000多次,跟帖160个(此前此后的同类短文最多也就是点击4000次,跟帖20多个)。第一个发言的网友“正版乡下人”说:“代表部分60后、全体70后、部分80后抢沙发,因为我发现《平凡的世界》几乎是这三部分人的接头暗号。”“五彩斑斓的竹”说:“怀念路遥,《平凡的世界》我看了三遍,据一哥们说他一哥们看了七遍,是我知道的最牛的。”“川眉”说:“大一初读《平凡的世界》,颠覆了我对以往所读全部小说的理解!……这些年来,几乎每过一两年都会利用休假的时间读一遍《平凡的世界》。人生的阅历越深,越觉此著作不朽!”“thrall1976”说:“……路遥在中国的地位接近于Charles Dickens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个评价不包括诗人。”③ 有那么多陌生的网友进来评论留言,这是大大出乎我意料的。他们的感言三言五语,既无论证过程,表达也谈不上严密,当然更不可能有什么学术含量;但他们却我手写我口,绝假纯真,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真实感受。我在这些跟帖面前震惊,又在一些说法面前沉思良久。例如,当那位网友把路遥比作狄更斯时,他是不是已在很大程度上说出了许多专家也没想过没说出的道理? 也正是那个时期,我去新浪网翻阅“路遥逝世15周年祭”版块,发现有“新浪博友缅怀路遥”栏目,其中《我为什么觉得路遥才是最伟大的作家》的博文被置顶,作者通过与当代其他作家比较,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我觉得路遥才是最伟大的作家,在我的阅读中,路遥用他的作品改变了我的精神世界甚至生活轨迹。”在随后的展开中,这位网友告诉我们,《在困难的日子里》和《平凡的世界》他不知读过多少遍,在他生命最灰暗最消沉的时候,是路遥“给了我以心灵抚慰和激励,使我感受到了战胜饥饿、屈辱和苦难的勇气,让我认识到了爱情、亲情和友情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路遥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文学的本身,改变着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有爱情观。那些所谓大师的作品,无论他们的文学意义或者成就有多么的高,有多么的眩目,对于我又有什么意义呢?”④在专家学者的眼中,这样的“文学评判标准”或许不登大雅之堂,但它并非没有存在的理由。 正当我在普通读者那里寻寻觅觅时,王兆胜的文字进入了我的视野。他说:“在新时期中国作家中,我最喜欢、并且对我影响最大者是路遥。”随后,他如此交待了自己喜欢路遥的心路历程: 我还是一个大学生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就给我心灵以强烈的震动,那是一个农民之子所能领略的人之艰辛与永不言败的精神。作为生长于社会底层、一贫如洗的农民之子,我曾三次高考都名落孙山,第四次高考才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孙少平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个不安于农村封闭落后的状况、试图以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形象。直到今天,这部作品一直成为我人生和精神的内在动力。前几年,如母亲一样的姐姐突然病逝,在极度伤心和痛苦之中,我有幸读到了路遥的小说《姐姐》,也可能是心有灵犀,也可能是情之所至,也可能是作品高尚的境界使然,整个阅读过程竟成了一次灵魂的抚慰和洗礼。记得当时我的泪水如江河般涌流,泣不成声,一颗心都碎了,但过后却有一种“楚天千里清秋”的辽阔、舒畅和自由。这是一个伟大作家和一篇伟大作品所产生的精神和艺术感染力!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