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佛系”迅速成为网络热词,作为一种表征当下中国社会心态的重要现象,佛系及其背后的问题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佛系出现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是什么?佛系是中国现代性社会所孕育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心态,还是与“囧”“丧”一样仅是一个转瞬即逝的网络流行词?佛系凸显了全社会的时代心理症状,亦或表征了“90后”“00后”青年独有的都市亚文化?佛系与现代社会的个体主义、消费主义、工具理性等有何思想上的逻辑关联?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为了透过佛系现象洞察中国社会心态的最新变化,深层次把握中国社会结构的新变,《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课题组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举办“佛系:中国社会心态新动向”圆桌会议。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对相关问题展开探讨,既试图对佛系做同情、包容式的理解,也注重用社会主流价值观疏解佛系背后的深层问题。本期刊发这组文章,呈现了与会专家的精彩观点,以期推动学界进一步讨论与审视。 ——主持人 阮凯 杨义成 青年心态不是简单的青年现象,社会心态不是纯心理问题,而是一个同社会结构、社会变迁、文明发展阶段等密切相关、深层互动的复杂性问题、文明论问题。社会心态包括青年心态有其深刻的社会实在、文明实在成因,也有其深刻的社会后果、文明效应。社会发展、文明变迁、个体成长的经验与教训都告诉我们,社会发展、文明进步日益受到社会心态的影响,自觉的营建阳光乐观、健康向上的青年心态,是保持社会发展活力的重要选择。面对“佛系”等不断“翻新”的青年心态、社会心态,尤其需要进行文明论、社会实在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调适、引导社会心态、青年心态的有效路径。 社会心态的文明论本质 社会心态生成、依赖于社会实在、文明实在,并日益对社会运行、社会实在产生重要影响。把握社会心态离不开对社会实在、文明实在、历史实在的运行趋势的分析与把握。布罗代尔认为,历史发展与文明变迁存在于三个层面。一是缓慢变化的人文地理史,二是中速变化的社会史,三是变化较快的事件与人物史。在布罗代尔看来,这三个层面的文明实在、社会实在相互纠缠、相互影响。把握历史发展、文明变迁的趋势与规律,一方面,需要全面把握这三个层面的内容,以呈现历史的总体面貌;另一方面,尤其需要关注长时段的历史实在、文明实在,以有效把握文明本质、历史趋势。不管是长时段的历史与文明实在,中时段的历史与文明实在,还是短时段的历史与文明实在,都会反映到社会心态上。历史实在、社会实在、文明实在的复杂、杂糅,决定了社会心态的复杂与杂糅。 社会心态虽然异质多样、纷繁复杂,但也不是无规律可循。反映社会实在的社会心态,其构成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或者说三个层面。一是反映长时段社会趋势的社会心态,二是反映中时段社会过程的社会心态,三是反映短时段社会现象的社会心态。反映长时段趋势的社会心态,也就是反映以千年计的世界变迁与共同体总体趋势的社会认识与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态往往会上升为人们对世界文明、共同体历史变迁总体发展规律与趋势的认识,并通过长期的选择与积淀凝结为自觉的世界文明观、社会历史观。反映中时段过程的社会心态,也就是反映一个具体文明体、共同体以百年计的变迁趋势的社会心态,这种社会心态往往会上升、沉淀为一个文明体的具体文明自觉、主体性自觉。反映短时段现象的社会心态,也就是反映一个文明体以十年计、数年计甚至更短时间计的事件、过程的心态,这种心态往往具有暂时性、变迁性,会随着交往语境、社会进程、社会事件的变迁而比较快地变化。 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这三个层面、类型的社会心态,或者说趋势性、过程性、事件性这三个层面、类型的社会心态,具体、历史地纠缠在一起,从而使社会心态的具体格局、具体面貌呈现出高复杂性。把握社会心态的关键,在于不能仅仅从社会心态本身出发,而需要回归社会实在、文明实在的根本趋势与变迁规律这个根本、底板。 造成现实中社会心态波动、律动的实在论原因是多样的,在诸多因素中,社会结构、社会地位对现实社会心态有决定性影响。处于不同的社会区位、社会梯级,往往会具有不同的社会心态。“关于社会地位的变动以及人们面对金钱、出身、头衔或权力的诱惑时所采取的态度,没有什么特殊规律可循。从这个角度看,各种社会没有相同的年龄,没有相同的等级制,尤其没有相同的心态。”[1]处于较高梯级与上升期的社会群体,往往更易生成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而处于较低梯级与下降期的社会群体,则往往更可能生成消极、冷漠、不合作甚至对抗性的社会心态。 在似乎没有规律的社会心态背后,其实有深刻的文明论规律。其一,从长时段历史看,文明变迁的周期决定社会心态的周期,文明有其生成、发展、衰落周期,与其基本对应,社会心态也有其变迁周期。其二,从现实文明体的横断面看,任何阶段的文明体都是一种综合性构成,存在中心、居间、外围、边缘等社会分层。处于中心位置与处于边缘位置的社会成员往往会具有不同的社会心态。 青年心态的文明论自觉 在反思的意义上,由文明体的变迁周期及文明体的现实结构所决定的社会心态,基本上可归为三类:积极、平和、消极。这可以用个体生命的三个阶段——青年、中年、晚年来比喻。青年心态是一种对世界充满好奇、热情、理想,希望有作为甚至用理想改变世界的态度。中年心态是一种历经挫折、世事沧桑后的平静、平和,一种对现实中的问题、异质性更多理解、接受的态度。老年心态则是一种伴随文明体的衰落或自身身体状态的衰弱,而生成的一种垂暮、与事无争、什么样子都可以的态度。当然,这种归类只是一种比喻意义的社会心态分类。现实中,具体的青年人不一定具有青年心态甚至可以具有中年或老年心态,老年人也不一定没有青年心态,中年人也可能具有青年或老年心态。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是否可以选择、调适自身的心态,一个社会与文明体是否可以选择、调适自身的社会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