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做了15年老师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富有的家庭并不会因为在春天种下了一个天价的学区房,就能高枕无忧地在秋天收获一个天才,清贫的家庭也不会因为捉襟见肘而被知识拒之门外。”这两句话分别来自当时和时下关注度较高的网络平台“天涯论坛”和“知乎”,探讨的都是当下被广泛热议的“寒门”能否出“贵子”的问题,却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2011年7月,某网友在“天涯论坛”发帖称以其15年的中学从教经历,这个时代的“寒门”再难出“贵子”。姑且不论其内容的真实性和代表性,该帖当时在媒体和公众之间引发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却是不争的事实。实际上,这篇帖文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的关注,本质原因绝非标题的“吸引眼球”和作者的“现身说法”,而是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的诸如教育公平受损、社会流动不畅以及阶层固化加剧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触发了民众的广泛“共鸣”,并在无意中“戳中”了时代的“痛点”。 而在学术界,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了家庭背景或者家长所处的社会阶层始终是预测子代教育机会获得以及后续的教育回报时最重要的因素,中上阶层的子代不仅有更大的可能性进入重点大学就读,而且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教育回报也较高[1][2]。也就是说,无论是个体的教育机会获得还是与之紧密相连的教育结果呈现,都表现出较强的阶层性和代际“复制”性。一方面,自1999年开始的高等教育扩张使得个体进入大学深造的可能性显著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或规模较之于以前大为增加。根据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已达到3699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42.7%[3],这一数字远远超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最低标准。另一方面,这种人数的增加或者规模的扩大却未必代表高等教育机会分配的公平,尤其是高层次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根据已有的研究,来自中上阶层的子女依凭其优势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更多地进入重点大学或者精英大学,而低社会阶层的子代往往通过教育分流进入资源稀少且质量欠佳的地方性院校就读[4]。实际上,高等教育的扩张并未实现促进教育公平的愿景,只是使得本就存在的不公平变得更为隐蔽罢了[5]。 那么,低社会阶层子代就真的无法跳出这种高等教育不公平的既定“魔咒”了吗?“寒门”学子就真的没有可能进入重点大学以及追求进一步的教育进阶机会了吗?或许前文提及的“知乎”网友“年糕妈妈”的说法给出了一种比较乐观的见解,这种声音在当下谈及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时绝非主流,却至少表明个体高等教育的获得不是仅仅由其家庭背景来决定的。其实,最近有学者对中国部分地区以“985”“211”高校为代表的全国重点大学的生源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来自农民阶层的子女在总体的生源类型中占到30%以上,如果加上来自工人家庭的学生,这一比例至少在60%左右[6]。这些观点似乎也表明“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判断稍显绝对了。其实,建立在大样本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之上得出的社会阶层与教育结果之间的因果相关,并不能解释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子代在追求优质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微观努力及其行动策略。而恰恰是这一点,在解释个体的高等教育获得,尤其是议论已久的“寒门贵子”问题时是不应被忽视的。 我们认为,个体高等教育的获得无论是受国家的宏观政策影响还是基于个体理性的驱动,都与为其提供基本保障、决策建议和情感支持的最重要微观基础,即代际支持和家庭投入密切相关。与有着优渥家庭背景的中上阶层子代相比,“寒门”学子的家庭既存在各类资本短缺的现实制约,又因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无法为其子女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而在这种“硬资本”制约以及“软环境”缺失的双重劣势下,从理性选择和社会行动的角度而言,低社会阶层父代为了使其子女在激烈的学业竞赛中不至于落后,并最终获得较为理想的高等教育机会,理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并付诸实施。那么,低社会阶层父代及其家庭是否采取了这种弥合劣势的行为以及在此过程中运用了何种策略便成为本文的研究问题。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设计 1.文献梳理与解释框架 对于高等教育不公平的阶层传递和阶层“复制”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解释,既有研究主要从社会结构与教育政策变迁[7][8]、教育分流与中学制度[9][10]、区域差别与城乡分隔[11][12]、社会分层与文化资本等方面[13],给出了诸多的分析和论证。但无论是从以上哪个角度解释,基本都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即除了因为国家制度和特殊历史形成的“强干预”因素使得低社会阶层子代在某些特殊历史时段接受高层次高等教育的机会提高之外,在其他时段“寒门”学子获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都是较低的[14][15]。即便是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旨在扩大高等教育就学规模和增加个体高等教育机会的全国性扩招政策,实际上也并未从真正意义上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只是使得本就存在的不公平从“显性”转变为“隐性”,意在推动阶层“跨越”实则依然为阶层“复制”而已[16][17]。 然而,虽然这些基于大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有力地表明了高等教育获得的不公平事实,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获得在结果上的阶层继承性,然则大多都是从宏观的结构性因素以及普遍性的阶层差异角度来进行解释的,对高等教育获得“链条”中的微观因素及其能动选择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忽略了作为微观机制的代际支持在高等教育获得过程中的重要性,而这实际上对于理解个体高等教育的获得模式以及更深层次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是有所缺憾的。诚如有学者言及的那样,要理解教育的不平等及其发生轨迹,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演变情况,仅仅着眼于阶层因素是不够的,而是应该关注影响个人或家庭的教育决策的微观因素[18]。实际上,建立在家庭基础之上的代际支持在个体学业追求乃至职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支持不仅是个人完成学业或者实现教育目标的保障,而且家庭本身的重视和投入对于国家教育制度的实施和维续也是不可或缺的。从这一角度而言,如果忽略家庭的代际支持行为及其在子代教育获得过程中的能动选择,仅仅从宏观的结构面向来探讨个体的高等教育获得及其公平性,显然是不够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