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952(2018)06-0004-14 一、引言 随着大学逐渐走出孤立的学者共同体这个被社会供养的象牙塔,大学的功能从单纯的贮存和传播知识的教学功能转向教学与科学研究并重,并在与产业和商业的接触中再次形成了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三功能,大学的两次革命使其与企业和政府一起成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主要机构(Etzkowitz等,2000),大学也日益成为社会创新系统中的重要创新主体。当知识成为区域创新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作为知识创造的主体对区域创新发展也起着重要的驱动作用(Fritsch,2002; Cooke,2004)。尽管存在不同的起点和创业模式,但创业型大学(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已逐渐成为一种全球现象。中国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明确强调了大学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的重要性,指出要“推进科教融合发展,促进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全面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一批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网络,优化创新组织体系,推动区域协调创新”。 但在全球化时代,知识传播和研究实施越来越国际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也更加依赖各个创新主体的国际合作。面对全球联网的研究环境,知识、人才等创新要素早已摆脱了地域的限制,变得高度国际化,大学等国家科研机构也不再是研究、技术和创新体系的独立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跨越国家(地区)边界的知识交流越来越普遍。随着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演进,大学国际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趋势,从初期的“对立型—工具性”阶段发展到“共识型—机制性”状态,由此国际化部署成为所有高校必须直接面对的战略选择(邱延峻,2010),国际化已经成为大学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决定性因素。大学国际化就是大学的办学理念、要素和行为跨越国界进行互动的过程和现象,是将“国际的维度”整合到高等学校的教学、研究和服务等诸项功能中的过程(OECD,1999),是大学全球扩张和知识传播的产物。大学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增加了不同国家大学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不同地区大学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国政府很快关注到了这股大学国际化的潮流。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提出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规划。2016年11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更是提出要支持以高校牵头的国际化合作与交流,提升高校的国际化水平以便于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自Carlsson(2006)第一次提出了创新体系国际化的概念后,苏敬勤等(2014)把这种创新体系国际化划分为构成要素(官、产、学等创新主体)国际化、要素之间的网络关系国际化和创新环境国际化三个层次。随后又有不少学者在企业国际化与创新影响方面做了大量研究(Vernon,1966; Shaked,1986; Grant,1987; Sullivan,1994; Ensley等,2002),而大学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的创新主体,其国际化程度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却鲜有研究。那么,大学作为重要的创新主体,其国际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有多大呢?其影响机制和效果如何呢?本文以三螺旋理论为基础,构建大学国际化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实证模型,比较了在不同的三螺旋创新合作环境下大学国际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大学国际化水平、能力和不同类型的大学国际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区域创新合作环境整体上指向区域化,官、产、学三者合作水平较低,区域科研体系开放性和市场化程度不高,区域创新合作环境整体较差。无论是“走出去”“引进来”还是“面对面”形式的大学国际化,对创新合作环境好的地区的创新能力都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受代理变量选择的影响,“编码”形式大学国际化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不明显。这些结论丰富了现有区域创新理论的研究,为当前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模型方法 (一)大学国际化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内在机制 创新区域必须始终保持旺盛的知识生产能力,大学之所以具有维持区域创新能力良性循环的“造血功能”,源于大学有源源不断的流动人力资本,且是传播和创造知识的重要载体。路甬祥(2002)把国家创新体系分为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政府、企业和大学分别作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主体参与到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负责为良性有效的创新场地提供制度支持,企业负责适应市场并将研发成果应用在商业中,大学负责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移。知识不同于信息,因受空间距离和知识产权保护影响,知识具有部分排他性。根据知识转移的难易可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又称编码知识,可以通过语言、书籍和文字等方式传播,且易被人学习。而受空间因素影响的知识被称为“隐性知识”(Polanyi,1967),主要表现为空间的邻近性,这类隐性知识的传播需要特定的方式,即面对面交流,且交流成本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而增加(Von Hippel,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