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3471/j.cnki.jsysusse.2018.03.005 鲁迅与1927年香港的遭遇既是一种偶然,也是必然:如果不是他从厦门到广州而是直接到上海,又或者他从广州不是去了上海而是重回北京终老,可能就与香港擦肩而过,但实际上这都是假设。毕竟1927年,鲁迅三次涉足香港,而且事后都有文字记录:1月17日他由厦门大学转赴中山大学途中驻足香港,18日晨离港,有关经历描述收入《而已集·略谈香港》中;2月18—20日,鲁迅由许广平等陪同前往香港作了两场演讲,分别是18日《无声的中国》(收入《三闲集》)、19日《老调子已经唱完》(收入《集外集拾遗》);9月28日,许、鲁二人离粤赴沪,又一次途经香港,有关感想收入《再谈香港》(收入《而已集》)。除此以外,鲁迅还有多篇杂文涉及香港,如《谈“激烈”》(收入《而已集》),《述香港恭祝圣诞》《匪笔三篇》(收入《三闲集》),《“抄靶子”》(收入《准风月谈》)等。从此角度看,香港承载了鲁迅先生过于丰富的联想、判断,甚至可能迷思。尤其是结合后来香港在各个层面的强势崛起与慢慢由盛而衰,鲁迅的论述变成了让(港)人爱恨交加的文化遗产。 相较而言,有关鲁迅与香港的关系研究亦相对丰富,但主要议题如下: 第一,到底是谁邀请鲁迅赴港?一般以为,根据《鲁迅日记》,邀请人当为香港青年会,但后面的说法有所不同。主要探讨者包括记录者刘随的《鲁迅赴港演讲琐记》①,认为是当时香港大学的黄新彦博士邀请;而刘蜀永的《赵今声教授谈鲁迅访港经过》②,提出是赵今声邀请的;中山大学教授李伟江则在《鲁迅赴港演讲始末考》③持类似观点等。相对晚近的论述则见于张钊贻《谁邀请鲁迅赴港演讲?》④。他认为赵今声之说虽有漏洞,但更符合可能的历史状况;而林曼叔则在《鲁迅赴香港演讲经过的几点质疑》⑤中,认为赵今声之说漏洞百出,刘随之说更可靠;而后张钊贻又撰文《赵今声邀请鲁迅访港一说的若干佐证——回应林曼叔先生的质疑并分析黄之栋的辩解》⑥进行回应、反质疑与辩解⑦。 第二,讨论鲁迅杂文中香港作为“中介空间”的意义,可参看陈欣瑶《船舱、街道、客厅——鲁迅杂文中的“中介空间”》⑧。当然还有其他散见于书中的论述,包括鲁迅之于香港形象建构的负面性等,以下会论及,此处不赘。 上述研究增益我们的认知,但也可以继续开拓思考,为何香港之于鲁迅如此重要?鲁迅对香港的认知到底有着怎样的洞见与不见?在鲁迅对香港的迷思中,又有着怎样的悖论?而耐人寻味的是,鲁迅的香港遭遇两次都和广州⑨有关,具体关涉为何? 一、鲁迅的香港中介 如前所述,鲁迅对香港的认知算不上是经过长期调查或居住得来的丰富/准确的实践经验,却偏偏多次提及且振振有词,颇有一种“醉翁之意不在酒”之感;同时,恰恰是因为涉之未深,鲁迅对香港的论述中既有超越性洞见也有一些不见/盲点。由于对香港缺乏充分的历史现场感悟与现实体验,因此想当然地产生“中原心态”。“他们将在国内适用的思想原封不动地搬到香港来,视之为天经地义,这其实也是中原心态的不自觉反映”⑩,值得我们仔细探勘。 (一)中华高度:以香港观照中国 毫无疑问,被尊称/谥号为“民族魂”的鲁迅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现实存在、未来发展等都有着相当浓烈的关怀和大爱倾注,关于香港的发言及书写,因此也首先是他这种精神意志的体现。当然,如果拓展开去,鲁迅思想的关注范围不只所谓的“中华高度”,而实际上具有更强的超越性和开放性。他对中国传统、世界范围内的现代性思潮都有反思、批判和部分发展。从这个角度看,一言以蔽之,鲁迅的思想是属于世界的。但限于篇幅,此点并非本文焦点,我们还是先立足于其中华高度的角色和意义。 1.名实的辩证。从鲁迅对中国关注的角度看,香港首先是此视野中的对象和组成部分。如人所论:“鲁迅在香港的两场演讲,内容很严肃,也不单讲给香港人听,反正能人场的香港人并不多,他要借这个英国殖民地南方小岛,作为他对自己国家的关注与提醒——香港历来都能给人提供许多发言空间。”(11)可以理解的是,在1927年2月18日的《无声的中国》中,他首先批判的是中国文化传统对当时中国人个体及群体发展的滞碍:“中国虽然有文字,现在却已经和大家不相干,用的是难懂的古文,讲的是陈旧的古意思,所有的声音,都是过去的,都就是只等于零的。所以,大家不能互相了解,正像一大盘散沙。”(12)不难看出在新的民族主义视角把脉下的中国痼疾。为此,他也想在香港烧一把火,鼓励青年们奋勇前行:“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真,自然是不容易的。譬如态度,就不容易真,讲演时候就不是我的真态度,因为我对朋友,孩子说话时候的态度是不这样的。——但总可以说些较真的话,发些较真的声音。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从这样鼓励中不难发现鲁迅的世界眼光。正是要让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才有期待,有焦虑,有批判,也有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