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前后,徐则臣、朱山坡、石一枫等作家的长篇小说的问世,标志着“70后”作家在艺术上走向成熟。但是,与对莫言、余华等“50后”“60后”作家的研究相比,评论界对“70后”作家的讨论相对滞后。“70后”作家的发展历程究竟如何?他们有着怎样的代际特点?其中的代表性作家表现出何种艺术新质?他们有着怎样的文学史意义?“70后”作家的可能性如何?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讨论。近期,北京大学访问学者、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陈国和教授与复旦大学中文系陈思和教授就“70后”作家的现状、特点以及创作的可能性等问题展开探讨,现整理出这篇对话,以飨读者。 一、低谷中的繁茂 陈国和 我最近在研究“70后”作家的时候,发现您很早就开始关注“70后”作家的创作。您在2000年写有长篇论文《现代都市社会的“欲望”文本——以卫慧和棉棉的创作为例》(载《小说界》2000年第3期),正面阐释了一度引起争论的“美女作家”现象;您主编的《逼近世纪末小说选》系列丛书、《新世纪文学大系》十卷本等,都选编了不少“70后”作家的作品,这可以说是一种将“70后”作家的作品经典化的尝试。可惜您当时的那些批评意见并没有被一般的舆论所接受,学术界对“70后”作家的研究也始终处于低谷状态。为此,您又发表论文《低谷的一代——关于“七○后”作家的断想》(载《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6期),呼吁学术界加强对“70后”作家的研究。这些工作坚持做下来,需要极大的热情。您为什么说“70后”作家的创作以及相关研究都处于低谷状态呢? 陈思和 《低谷的一代》是我在2011年写的论文,现在已经过去六七年了。当时我也没有很成熟的想法。“低谷”的隐喻来自我与何锐先生的一次谈话。当时我们说起,如果要提十位“50后”或者“60后”优秀作家,尽管每个人的标准可能不同,但是可以大致无误地举出他们的名字。然而,“70后”作家的群像要模糊得多,如果要列举“70后”的代表作家,自然会感到很困难。这困难来自多个方面,主要还是因为文学评论界对这一代作家比较忽视。“70后”作家为什么会被忽视呢?这当然与他们自身的一些特点有关。我在那篇文章里尝试用法国文学史家丹纳的实证主义思路和方法,来考察代际作家的幼年成长环境和接受的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但我还是忽略了对第三个因素的考察,就是这一代作家最初走上写作道路时的社会环境。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过于相信知识分子的人文传统 陈国和 记得那时你们还讨论过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当时产生极大影响。 陈思和 是的。我们那时候以为人文精神是一种知识分子的天然基因,忽略了后天教育以及教育体制的大背景。后来的事实证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一切都变了。这种变化当然深刻地影响了文学。 陈国和 “70后”作家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一代。在这四十年中,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生机蓬勃的时代情绪无疑会对文学创作产生重要影响。 陈思和 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而且还有点儿诡异。如果我们回顾这四十年来的文学发展道路,不难发现文学领域曾经出现过几次较大的浪潮。第一次是“文革”刚刚过去的20世纪70年代末,那个时候真是百废待兴啊!“40后”“30后”甚至“20后”作家集体登场,四代同堂,“伤痕”“反思”“改革”等文学思潮此起彼伏。作家的社会阅历、内心经验都非常丰富,他们几乎亲历了共和国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再加上作家都是在困厄中发奋,文学就成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力。第二次文学浪潮出现在80年代后半期,这与“50后”“60后”作家的崛起有关。他们的个性得到比较健全的张扬,大多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经验,发起中国的寻根文学与先锋文学运动。但这个时候,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不再那么密切,逐渐分离了。而第三次浪潮则是在21世纪初由“80后”作家借助文化市场来推动的,来源于《萌芽》杂志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后来又与新媒体结合在一起,促成了一代新型作家的崛起。“80后”作家和网络文学有着天然的亲密关系,粉丝参与了文学的生产。我们不难发现,这三次文学浪潮都具有鲜明的先锋精神:要么是走在时代思潮的前面,要么是走在文学思潮的前面,要么是在文学的生产方式和场域上打破传统模式。而值得研究的是“70后”作家,他们恰好处在这些文学浪潮之间,造成了相对乏力的低谷现象。当然,任何时代的文学都是以这个时代中最鲜明的差异性为标志的,而且,任何时代的文学都会出现具有个性的作家来穿透和超越时代。我们现在这样笼统地讨论“70后”作家的低谷总是有些冒险。但是,90年代文学代际更换中出现这样一个低谷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我们必须面对。 陈国和 我们似乎也可以用“生不逢时”这四个字来形容“70后”作家最初的尴尬境遇。造成这种低谷现象的原因,似乎是来自客观上不可抗拒的力量对文学新生力量形成了遮蔽。其实,“70后”作家开始被关注的时间并不迟,大约是1996年。那年二月份在南京出版的民间文学期刊《黑蓝》(陈卫主编)首先提出了“七十年代以后”作家群的概念。之后,国内有一批比较敏感的文学期刊也先后开设与“70后”作家相关的栏目,积极推介文坛新人。但是从文学生产方式来看,之前依靠优秀编辑披沙拣金、慧眼识珠、发现新人的个人性行为逐渐被期刊策划、媒体炒作的集体性商业包装行为所取代。文学期刊因财政拨款减少甚至“断奶”,逐渐陷入困境,主管部门还美其名曰“尊重市场规律”。面对困难重重的市场危机,文学期刊可以说是慌不择路,不得不进行改革。而以网络为媒介的新媒体文学迅速崛起,对仍然坚持使用传统方式进行文学生产的“70后”作家形成了合围之势。媒体的迅速换代变化,形成了对“70后”作家的第一个层面的遮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