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的沪上文坛和出版界出现了战争题材的热潮,与1932年1月28日上海经历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淞沪抗战有最直接的关系。一直持续到3月3日的淞沪抗战给上海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战争爆发的第二天凌晨,日机从停泊在黄浦江上的“能登吕”号航空母舰起飞轰炸闸北,宝山路上的商务印书馆及藏书超过三十万册的东方图书馆均被炸毁,闸北一片火海。而中国十九路军的浴血奋战以及上海市民对中国军队的大力支持,也都成为文学和出版领域可歌可泣的题材。这次对日战争,在1932年现代书局出版的《上海战影》和《上海抗日血战史》中得到了详尽的呈现。《上海战影》共两集,每集收图百数十幅,为上海抗日血战经过之实地摄影。《上海抗日血战史》也附战地摄影四十六幅,同时收入一幅战区地图。两本书都是在第一时间出版的反映上海抗日血战的大型图书。 刊登在《现代》杂志上的关于《上海抗日血战史》的广告是从“介绍一部伟大的现代史”的高度呈现这部“血战史”的历史意义的: 上海抗日之战,炮声震动全世界,战争之烈,流血之多,牺牲之大,遭劫之惨,俱属空前所未有。本局有鉴于斯,爰就战事暂告缓和之间,特请上海名记者何西亚先生,纂述是书,就史学之眼光,用立体的观察,本其平素经验,聚精会神,以事纂集。故包罗宏富,巨细靡遗。全书分五大编计二十章,四百余节。举凡此次战事发动之前因后果,十九路军及第五军抗战之悲壮惨烈,国际之调停干涉,列强之明争暗斗,政府之决心抵抗,国人之同仇敌忾,战区之灰烬瓦砾,灾民之死里逃生,无不详述颠末,一贯相承;他如迁都,罢市,炮轰南京,伪国铺张,美国海操,苏俄动员,以及我国市民学校之义勇军大刀队等之组织与作战,各界之踊跃捐输热忱慰劳,妇女界之活跃,外交界之折冲,亦莫不专立章目,分别编录。手此一部,即无异置身战场,足以惊心动魄;又无异纵目全局,大可一览无遗。与其他坊间芜杂凑集投机敛钱者,绝对不同。本书卷首,除附有战地摄影战区地图外,并另刊有编者长序万余言,尤为名贵。① 《上海抗日血战史》也的确称得上广告所说“包罗宏富,巨细靡遗”的精心之作。全书五编内容分别为:“神勇御暴鏖战记”“国内团结御外侮”“列强的密切注意”“举国同仇敌其忾”“名都空前大劫灰”,为中国现代史保留下了丰富而具体的抗战资料。从中也可以看出冒着枪林弹雨在前线从事战地采访和新闻报道的记者的功劳。 除了纷纷奔赴前线的战地记者,不少作家也亲临战场,耳闻目睹,用文字记录了这场团结御侮的抗战。战事停歇后,作家们也有暇充分消化和整理自己对战争的记录和记忆,从而为文学史从文学与战争关系的角度审视“一·二八”提供了足够丰富与翔实的文学性史料。 有趣的是,20世纪30年代沪上文坛诸种不同政治派别的作家,无论“左中右”,都把笔触伸向战争题材。 “一·二八事变”之后,左翼阵营的鲁迅、茅盾、叶圣陶、陈望道、胡愈之、冯雪峰、周扬、田汉、夏衍等43人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呼吁全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文化团体支援中国抗日斗争,组织“中国著作家抗日会”,力图推动上海文学艺术家和新闻工作者积极参与宣传抗日,揭露日军暴行,继而创作和出版了大量抗战作品。其中最重要的收获是作家们奔赴第一线之后集中写出了一批报告文学,如楼适夷的《向着暴风雨前进》《战地的一日》,叶圣陶的《战时琐记》,夏衍的《两个不能遗忘的印象》《劳勃生路》,洪深的《时代下几个必然的人物》,等等。 1932年4月,由南强编辑部编(实际上是阿英编选)的《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出版②,该书分“几番大战”“火线以内”“士兵生活”“战区印象”“十字旗下”“新线印象”6辑,收《曹家桥之役》《江湾血战》《炮火线下战士的生活》《到火线里去》《前线插曲》等报告文学28篇,这些报告文学最初曾经发表于《时事新报》《大晚报》《文艺新闻》战时特刊《烽火》《大美晚报》《太平洋月报》《时报》《社会与教育》等报刊,实录了战时景象。阿英在为这部书写的序《从上海事变说到报告文学》中称: 作家们也是如此。无论属于哪一个阶级的作家,除去直接奉侍帝国主义者的而外,都曾参加了这一次的战役,从事于组织的活动与文笔的活动。——在文笔活动方面,产生最多的,是近乎Reportage的形式的一种新闻报告;应用了适应于这一事变的断片叙述的报告文学的形式,作家们传达了关于一·二八以后各方面的事实。在他们的这些短的作品之中,是反映了战争的经过,几次大战的全景,火线以内的情形,后方民众的活动,救护慰劳的白描,以及其他一切等等事件。③ 《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报告文学选集,标志着报告文学的形式与战争的直接关联性。正是淞沪抗战把报告文学的体式第一次推到了文学史的前台,“是最新的形式的文学”,也是报道战争的最直接也最快捷的文学形式,在报道战争进行动员方面,“具有着无限的鼓动效果”。阿英还归纳了报告文学的作者应当“具有毫不歪曲报告的意志,强烈的社会的感情,以及企图和被压迫者紧密的联结的努力”④这三个条件,对报告文学的体式在中国的成熟起到了值得一书的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