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18)03—0001—06 我国重点大学制度肇始于1954年,历经了“重点大学”到“211工程”“985工程”的制度性演变,此重点大学制度的发展衍生,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既有重点大学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诸多“顽疾”,诚如:重点建设高校身份固化,竞争机制缺失;优质资源配置失衡,“马太效应”明显;等等。有鉴于此,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良序发展与跃式提升,国务院于2015年10月颁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政策)。作为中国重点大学政策的新业态,“双一流”建设政策以兼顾国际性与本土性的价值理念谋划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路向,为时代转型背景下高校寻求新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学[1]。因为教学是大学的原初功能,是大学的内部指征,是大学的核心使命。教学的成败关乎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与高等教育的价值实现。然而,在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规约之下,高等教育呈现出“重科研、轻教学”的路径依赖[2],“教学”的地位日渐式微,逐步沦落为教师的“负担性工作”[3]。在“双一流”建设政策背景之下,如何克服教学地位的偏离,实现教学的价值复归,成为现今高等教育长效发展道路上的难题。有鉴于此,文章站在教学论的学科立场,依循事实与价值的逻辑理路,试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五个向度出发,对“双一流”建设政策背景下教学革新的应然样态与未来走向提出理论构想,以期为“双一流”建设的协同推进提供启示与借鉴。 一、多元开放的教学理念引导 教学理念是教师通过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总结形成的对教学客观规律的理性认识,它是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的逻辑前提,反映着人们对教学的理想追求和价值期待。从本质上来讲,教学理念是一种观念性的精神实体,制约着教学的发展势态。因此,“双一流”大学建设理想的达致,必须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先导。 纵观世界性一流大学,虽秉持着差异化的教学理念,但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是其共同价值追求。诚如英国牛津大学注重学院式教学理念,主张大学的价值旨归在于形成教师与学生的学术联合体,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品格养成;德国柏林大学注重科研和学术的自由探索,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的品质[4];美国芝加哥大学崇尚自由与独立的学术精神,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思考能力的协同培养。由此观之,人才质量是大学办学水平高低的直接反映,只有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的大学才堪称世界一流大学[5]。然而,在传统教育机制束缚之下,我国大学教学理念普遍存在着单一性、强制性、无条件求同性和循旧性的现实样态,在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即表现为“重科研、轻教学”“重研究生教育、轻本科生教育”的价值偏向。此种教学理念的发展衍生,致使教学被异化为应付性任务,造成大学教育“外强中干”的“虚竹”假象,一流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大学存在的理由是拥有一批充满想象力的探索知识的学者,让学生在智力发展上受其影响,在成熟的智慧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否则大学就不必存在。”[6]因此,“双一流”建设必须摒弃“重科研、轻教学”“重研究生教育、轻本科生教育”的单一性、循旧式教学理念,形塑多元性教学理念,以达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鹄的。多元性教学理念是以多元价值哲学为逻辑根基,强调教学过程的灵动性和多元性,提倡教学结论的创新性与开放性,反对教学的单一、专制与无条件求同[7]。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多元性教学理念为“双一流”建设目标的有效达致,进而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强国梦提供了理念支撑。因此,形塑多元开放性教学价值理念,是为“双一流”建设实践提供理念先导。具体观之,首先是要树立现代性教学价值观。在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规约之下,高校教师普遍以追求时效性更高的科研成果为根本鹄的,而忽视教师的本职性工作——教学,此种本末倒置的路径依赖势必阻碍高等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应充分认识教学的价值效用,树立现代性教学价值观,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共振与融合,达致教学成分多元化的价值旨归。其次是要形塑个性化人才培养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秉持选择性、宽容性和过程性的教学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性与差异性,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观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为学生的自由发展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以实现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创造性的发挥。最后是要培养“对话”型师生关系意识。从本质上来讲,教育是一种主体间的对话活动,此种对话“不仅仅是话语间的表达与倾听,更重要的还有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共鸣、经验上的共识与心灵上的互通”[8]。在“双一流”建设政策背景下,教师的绝对权威招致解构,使得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流与对话成为可能。此种“共在”“对话”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可以达致师生间视界的融合、思想的交流以及精神的融通。 二、复合取向的教学方法转向 教学方法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被公认为是一定客观条件下高校适应社会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9]。因此,“双一流”建设政策的良序发展,须以教学方法的革新为切入点,达致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逻辑契合。然而,囿于传统“文化基因”的束缚,我国教学方法的改革步履维艰、备受诟病。具体观之,我国大学课堂依然普遍采用“一对多”的“填鸭式”“灌输式”“注入式”教学方法。此类教学方法强调知识的“单向度”传递,亦即教师在对确定性命题理解、加工的基础上,将系统性、完整性、具有严密逻辑性的现成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需被动地记忆、接受即可。在此现实境遇之中,教学被异化为单向的授受过程,学生则被异化为“看客”或“观众”。传统单向式的教学方法,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既定知识的传递,但高等教育所面对的是具有成熟思维的独立性生命个体,学生在未来所要面对的是兼具复杂性与多元性的社会,缺乏独立性、创新性思维的学生终究会迷失于时代的快速变革潮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