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8)03-0098-06 “双一流”建设指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发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意在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双一流”建设有10项重点任务,其中有两项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实现关键环节突破。其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这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比较缺乏;另一项关于关键环节的突破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资源募集机制的改革,这一项在研究生教育中也存在很大问题,人才资源过剩,过度教育现象越发严重。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但就业率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官方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已由过去的90%跌落到65%左右,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教育部门负责人强调,2017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95万人,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部分大学毕业生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以达到相关就业单位的要求,实现自身的就业愿望。这一举措使得研究生教育也出现供给大于需求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首先,就业地区趋优,主要集中在发达城市和沿海城市;其次,研究生就业存在不同层次的差异,“985工程”院校与“211工程”院校的影响仍然存在;最后,硕士研究生专业与实际工作岗位不匹配。2017年2月,一项有关研究生理想薪酬的调查显示:52.1%的研究生期望月薪在4000元到6000元之间,而实际能提供出这种薪酬的企业只有38.2%,50.9%的企业能支付给研究生的工资是2000元到4000元。调查结果显示,在全国总体薪酬全线上涨的同时,硕士研究生的工资却不升反降。这一系列的现象和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实现“双一流”建设的宏伟蓝图。 关于过度教育的含义,相关学者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从宏观上看,过度教育是指教育供给超过了教育需求;从微观上看,过度教育是指个人拥有的教育存量超过了现有职业的需求[1]。世界各国过度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就我国过度教育现象来说主要表现在学生就业问题方面,尤其是近几年的研究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2]。针对研究生就业问题,学者们分别从人力资本理论[3]、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4]、依附理论[5]、筛选理论[6]以及工作竞争模型[7]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运用文献和理论分析结合实证研究的方法探求影响过度教育现象的解决途径[8]。以上研究更多侧重于定性研究,即使有学者运用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由于其研究的数据大多来自被调查者的直观感受(这样的个人主观感受很容易影响调查数据),最终影响研究结果的可信度[9]。演化博弈论是一种把博弈理论分析和动态演化过程分析结合起来的理论[10],研究生在具体的选择就业问题上,伴随着时间的变化和自身获取有效信息,会不断地调整自身择业策略去选择最优就业岗位[11]。因此,借鉴演化博弈理论对过度教育下的研究生教育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分析,并为过度教育问题下政府政策的制定以及解决研究生就业问题提供建议和意见,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生就业问题演化博弈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一)工作竞争演化博弈模型 工作竞争模型考虑两个行列:工作行列和求职人员。工作竞争模式从求职者的角度分析了过度教育的原因。 假设1:在一个自然环境下,包括用人单位1与求职者2,在本文中求职者指硕士研究生。用人单位即企业需要寻找与自己岗位所需相对应的员工,研究生即学生需要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理想工作。 假设2:假设各参与主体均为有限理性,掌握的信息具有不完全对称性;演化博弈模型中博弈的双方都处在博弈初始阶段;博弈过程中不考虑其他可能对博弈过程有影响的主体。 假设3:假定不发生任何情况下的企业正常收益为
,学生的正常收益为
。当企业招聘学生时获得的额外收益为
,找到和所需岗位匹配的学生匹配率为a,则额外收益变为
,否则为
。当学生参与企业招聘,企业选择不招聘时,会承受相应的人才损失
。其中企业选择招聘时的成本为C。当学生参与企业招聘时获得的额外收益为
,找到和自身能力与学位相匹配的理想岗位的匹配率为b,则额外收益变为
,否则为
。当学生参与企业招聘时会产生相应的机会成本
;当企业选择招聘,学生不参与企业招聘时会面临失业的风险M。其中学生参与企业招聘的成本为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