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激情在学术发展和科技创新活力维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的特征之一是他们对科学研究本身具有激情。英国动物病理学家贝弗里奇指出,科研人员最基本的两条品格是对科学的热爱和难以满足的好奇心,科学获得的最大报酬是新发现带来的激动[1]。转座基因的发现者,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称“我对我所做的工作简直着了迷,所以一大早就迫不及待地起床去做它”[2]。1871-1977年,英国卡文迪什实验室共诞生了25人次的诺贝尔奖,其奠基人麦柯斯韦称“一个心在工作上的人总会比其目的与职业不密切相关的人做出的结果更先进些”[3]。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则认为科学要求人们为之贡献毕生的精力,在科学探索中一定要有巨大的热情[1]。 学术型博士生教育是国民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其主要宗旨是为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机构培养学术研究人员。作为一国学术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后备力量,学术型博士生群体是否具有学术激情将大大影响我国现在乃至将来的科研水平。鉴于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学术型博士生的学术激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系统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尝试借鉴心理学中有关激情的研究,结合博士生教育和学术职业的特征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尝试解决如下问题:我国学术型博士生的学术激情现状如何?哪些因素影响了博士生的学术激情?本研究的结论可为高校完善学术型博士生招生制度、改善培养过程,进而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设计 1.学术激情与相关实证研究 激情(Passion)是个体针对某一活动的强烈偏好倾向[4]。研究者对激情的概念界定不尽相同,但这些定义包含某些共同要素,包括个体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于活动之中、对活动的热爱以及活动转化为个体身份认同的一部分[5]。当激情所针对的客体是学术探究与发现之时,产生的就是学术激情(Academic Passion)。 根据个体将活动内化为身份认同的方式的差异,Vallerand提出激情二元模型,将激情划分为和谐激情(Harmonious Passion,HP)和强迫激情(Obsessive Passion,OP)两大类。和谐激情是个体自由地从事某项活动的强烈倾向,它产生于活动向身份认同的自主性内化的过程,个体能够自主选择是否持续参与该项活动,该项活动本身能够满足自主、胜任和关系等内在心理需求,与个体生活的其他方面不存在冲突。强迫激情是个体不得不参与某项活动的强烈倾向,它产生于活动向身份认同的控制性内化的过程,这种内化往往来自与社会认可或尊严有关的压力,或者来自个体无法控制的兴奋感,这些压力或兴奋感导致个体感到自己失去自我控制,不得不参与某项活动[4]。我们亦可根据个体将学术探究与发现内化为身份认同的方式的差异,将学术激情划分为和谐学术激情和强迫学术激情两大类。 关于激情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同伴以及教师等重要他人在激情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并认为支持环境以及积极关系是个体发展和保持激情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5]。基于Vallerand激情二元模型的研究多为量化研究,相关研究指出激情的产生经历三个过程:活动评价、活动认同以及活动内化为自我认同的方式,因此重要他人可以通过影响上述过程,对激情的发展产生影响[6]。重要他人的自主支持和控制行为对激情的产生有预测作用,其中自主支持对和谐激情的发展有预测作用,而控制行为对强迫激情有预测作用[7]。 国外有关博士生学术激情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不多见。Anderson借鉴Vallerand编制的激情等级量表,以美国中西部某研究型大学博士生为样本,指出博士生的和谐激情显著高于强迫激情,两种激情在年级层面没有显著差异[8]。在我国,并无针对博士生学术激情的专门研究,有关博士生学术动机的研究对学术激情的近似概念——学术热情有所涉及。例如,黄海刚等人对44所高校1399名博士生的调查,发现不同院校类型和学科博士生的学术热情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和读博方式博士生的学术热情没有显著差异[9]。先前研究指出导师指导对于博士生的自我效能感[10]、满意度[11]、科研生产率[12,10]、所在领域归属感[13,14]以及学位完成[15]有显著影响。因此,我们可尝试探讨人口统计因素、院校类型、学科类型、年级、读博方式、导师指导等因素对博士生学术激情的影响。 2.研究设计 基于先行研究的积累与局限,本研究在Vallerand激情二元模型的基础上,意图通过对高校博士生的问卷调查,探讨如下研究问题:①博士生的学术激情现状如何?其和谐激情和强迫激情是否存在一定差异?②人口统计因素、院校类型、学科类型、年级、读博方式、导师指导等因素如何影响博士生学术激情的发展?具体研究设计如下。 (1)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自2016年4-6月,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开展的“博士生学术激情与抱负”调查。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获得了38所研究生院高校的支持,最终共回收有效问卷1729份。其中,在人口统计因素方面,男性占69.1%,女性占30.9%;已婚者20.6%,未婚者79.4%;已育者8.4%,未育者91.6%。在院校层次方面,就读“985工程”院校的占71.4%,就读“211工程”院校的占28.6%;本科就读于一般本科及其他院校的占30.3%,本科就读于“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的占69.7%。在年级构成方面,一年级占38.5%,二年级占26%,三年级占20.2%,四年级占9.7%,五年级占3.9%,六年级占1.3%,七年级占0.4%。在学科构成方面,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工程类56.3%,理学类14.6%,经管类11.5%,社科类6.9%,农医类5.7%,人文类4.7%,其他(军事学等)0.3%。在读博方式方面,普通招考入学者占40.3%,申请—考核制入学者占10.9%,长学制者(包括本科直博、硕—博连读和本—硕—博连读)占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