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体与时尚之间的交互构造 史亚娟(北京服装学院)/《艺术探索》,2018.1.99~106 时尚对主体的构造机制可以从如下三个层面来考察:一是技术层面,二是文化层面,三是美学层面。技术层面是时尚构造主体的基础,与主体身体的构造关系最为紧密。主要涉及与时尚设计相关的面料设计与研发、色彩搭配、廓形剪裁等一系列设计和制作过程,也包括时尚生产、营销及消费在内的整个流程。时尚主体位于整个流程的终点,主体消费时尚的过程也是被时尚塑造或者说是构造的过程。文化层面是时尚构造主体的必要条件,为技术构造的主体赋予意义和价值。如果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话,那么时尚在文化层面对主体的塑造就在于为主体提供一种生活方式。事实上每一种时尚风格都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比如以流苏、长裙、繁复的配饰、浓烈的色彩为主要特征的波西米亚风表达了流浪、自由、放荡不羁的情感,代表了摆脱都市喧嚣之后的一种回归自然、休闲而又洒脱的生活方式。当下时尚圈里流行的中国风则是运用各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国画、水墨、刺绣等)创造一种皈依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端庄、内敛、含蓄又不失优雅自然的生活方式。时尚风格对时尚主体的塑造是潜移默化的,时尚主体对某种时尚风格的选择可能是有意为之,也可能是无意的,但都意味着主体对时尚所代表的生活方式的选择和认同。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美学追求,就身体层面来说,唐朝以丰腴为美,而过去几十年来以瘦为美已是全球性共识,当下瘦而不失健美、骨感间杂丰满似乎受到更多人的青睐。因此,时尚构造的主体必须是符合当下流行美学标准的主体,美是时尚构造主体的重要环节之一,符合时代审美的身体外观是生命主体最需要的、最珍视的,时尚在用自己所代表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主体构造的同时,还必须用符合时代流行美学标准的美的形式来构造主体。美是每一个生命主体穷其一生都不会放弃的生活理想,而这也是时尚从未放弃的追求之一,不能让主体感受到美的时尚注定不会长久,不能让主体获得美感认同的时尚肯定不能流行开来。只有符合时代流行美学标准的时尚才可以使生命主体更加自信、更加有勇气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换句话说,美的时尚有助于构造一个自信满满的生命主体。 论中国网络传播语境下的弹幕文化 张智华(北京师范大学)、刘佚伦(北京师范大学)、曾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评论》,2018.2.52~61 弹幕的深层内涵主要有提供公共表达空间、满足观众心理共鸣、实现众声喧哗的狂欢。提供公共表达空间。弹幕的出现为公众提供了新的文化场域,提供了公共表达空间,个体可以自由地表达自我,张扬个性。这种在公共空间里的个人表达又形成新的公共话语体系,形成网络弹幕文化。满足观众心理共鸣。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没有过多时间进行真实有效的社交活动,复杂的人际关系、人与人沟通的艰难使部分人存在着孤独感和精神的匮乏状态,因此人们在异常活跃的网络上需要获得精神的满足和心灵的共鸣。弹幕的虚拟共时性,使观众在观看视频时产生和一群人一起观看的幻觉。他们一起观看,一起交流,与网络影视主人公和其他观看者产生心理共鸣,从而实现自我认同。实现众声喧哗的狂欢。狂欢是人们对于等级的不满所引起的群体性消解,是群体的精神释放状态。唯有狂欢才能让他们感觉自己是自由的个体,又是群体中的一员。于是,弹幕成了人们以自由的身份狂欢、消解人与人差别的新场域。 弹幕的发布没有任何门槛,每一条弹幕是匿名的,造成了一部分弹幕发布者观点低俗、语言粗暴,进行无意义的刷屏,甚至传递负能量,使充斥在网络影视上的部分弹幕质量低下、内容低俗,影响观赏体验。这种去身份化所纵容的不文明现象是阻碍网络影视弹幕良性发展的绊脚石。弹幕具有互动性,是观众与观众间进行交流的新形式。然而这种互动也存在着弊端,即互动交流信息不完整,只能你评我回,而没有接下来的再评再回。因为弹幕在屏幕上飘过的时间较短,没有给观众留充足的交流机会。弹幕的疯狂增长,使得部分网络影视满屏都是弹幕,从而阻挡了网络影视本身的画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对网络影视本身的欣赏,造成本末倒置。弹幕应该在网络影视中处于辅助地位,不应喧宾夺主、成为观众观看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