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10(2018)01—0076—12 一、学科转型 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乡土中国日新月异,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或快或慢地发生着形变,甚或革命。面对这一社会事实,中国民俗学者也与时俱进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有“中国民俗学之父”之称的钟敬文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1978年夏天,因应宽松的政治语境,他与顾颉刚、杨堃、杨成志等6位教授一道,倡议恢复民俗学及相关研究机构。在他的主导下,中国民俗学会于1983年5月成立。①在1980年代的又一次“文化启蒙”运动中,他积极参与了文化热的讨论,提出了“民俗文化学”②,以此倡导社会各界关注并重视民俗学这门学科和存在于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文化。③ 随着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恢复和学科之间交流的增多,也随着大量国外理论的译介,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民俗学发生了从重民间文学到重宗教信仰、岁时节庆、人生仪礼等行为层面的民俗的整体转型。即使是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学研究,人们也不仅仅局限在母题、情节、类型、功能等文本研究,而是放置在了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细读,关注谁在讲,谁在听,在哪儿讲,何时讲,为何讲,怎样讲等共同构成一次讲述的“在现场”的诸多因素及其相互影响。④不仅如此,调查所得的口头文学也成为民俗学者研究其他生活习惯佐证的材料,成为关注行为、过程的民俗研究的一个部分。换言之,中国民俗学发生了从文本分析到基于田野调查的语境研究的整体转型。⑤ 除社会转型引发的民俗学者的积极应对与思考之外,众多国外的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研究的引入也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如:美国的伪民俗、公共民俗学、表演理论;日本民俗学者倡导的村落民俗研究,尤其是福田亚细男主导的延续近20年的中日村落民俗联合考察;德国民俗学主义;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以“深描”“地方性知识”为核心的阐释人类学,詹姆斯·斯高特(James Scott)关于弱者日常抵抗的政治社会学,以及现象学;等等。在此过程中,高丙中关于“民俗”语义流变的辨析承前启后,影响深远。⑥刘铁梁之于民俗学研究的认知论、方法论和身体力行的实践始终具有示范性意义。1996年,刘铁梁就明确号召中国民俗学者将村落作为观察民俗传承的时空单元,⑦强调民俗志不仅仅是记录民俗,其原本就是一种带有“问题意识”的研究方式。⑧在村落调查研究多年后,他提出了“标志性文化统领式”的民俗志,并将调查的时空单元从村落扩展至区县这样中观层面的时空单元。⑨ 在这一学科转型的总体背景中,也因应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建设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记录与研究并重的都市民俗学也粉墨登场。1992年,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编辑出版的《中国民间文化》第八辑就是“都市民俗学发凡”专辑。多少受方兴未艾的日本都市民俗学的影响,正如“发凡”一词所示,这本专辑大致是延续了《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古书的传统,侧重于消失的都市民俗的记述。10多年后,中国民俗学者有了建立关于都市的民俗学分支学科的尝试,并涉及了体系、都市民俗资源保护、民俗中心转移论、主体与空间流动论、传统与现代磨合论等多方面的议题。⑩ 与同期中国民俗学界关于乡村的研究全面开花不同,这些以都市为研究对象的民俗学研究仍然相对逼仄、位居末流,并主要集中在都市传说和特定群体两个方面。对都市特定群体的研究,学者也主要集中在北京等大都市有着一定历史传承的群体,诸如:老北京“杂吧地儿”天桥的街头艺人,(11)以苦力维持生计的旧人力车夫,(12)当代在北京什刹海周围具有景观展示意义和作为老北京文化名片的新人力车夫,(13)前往京西妙峰山“金顶”朝山进香的“井”字里外的香会,(14)以及新生的素食群体,(15)等等。在民间文学领域,除对一座城市民间文学传承现状的总体性反思之外,(16)关于当代都市传说的研究则明显受到美国学者布鲁范德《消失的搭车客》(17)的影响。近10年来,对发生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旧有的、新生的传说,鬼故事-消失的搭车客、大学校园新生的传说的调研成果频出,散见于《民俗研究》《民族艺术》等重要学术刊物。(18)由此出发,人们将研究扩展到了相关流言、谣言的整体性研究,(19)及至对布鲁范德研究范式的反思。(20) 客观而言,对于都市生活方式已经弥漫乡野这一整体性社会事实而言,这些将研究空间和对象都仅仅限定在都市的民俗学研究依旧薄弱,也忽视了当下中国都市作为“移民城市”的整体性特征。不可否认的是,大量从农村进入城市讨生活的“农民工”群体,在将他们自己的认知、习俗带进城市而使得繁华的都市有着乡土性的同时,他们自身也是这些新生都市传说生发和传播的土壤与载体。换言之,当下地理意义上的中国乡村有着都市性,反之,地理意义上的中国都市则有着不容忽视的乡土性。正是有鉴于此,虽然也用了“都市民俗学”来指称其近些年来的研究,笔者并不是要建构一门中国民俗学的分支学科,而是倡导一种认知论的转型: 民俗学也好,都市民俗学也好,它们绝对不仅仅是关于民俗资料的搜集、记录、整理的学问,也同样是一种有着参照意义并可资借鉴的认知范式,是从民众当下的日常生活来认知这个世界及其走势……如果说乡土民俗学是近现代化历程中以农耕文明及其生活方式为中心,以乡土中国为本位、原点,那么都市民俗学则是以工业文明、科技文明支配的当下都市生活方式为中心、重心,以现实中国为本位,波及开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