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22;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8)03-0051-14 自从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以及此前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将“文化自信”提升到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政治高度之后,这一因现代化和全球化而生,因中西结缘,由此说来具有漫长学术轨迹的概念,再次被推向历史的潮头,成为舆论界、知识界和学术界万众瞩目、竞相谈论的热点话题。 然而,遗憾的是,其中不少言论望文生义地将“文化自信”理解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制和复活,同时对西方现代文化的清算和清除,并未完整准确地领会习总书记多次强调的对待传统文化的“两创”原则,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①文化自信不是文化复古主义,不是现象学还原,它要求对传统文化做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 进而说,如果考虑到习总书记在谈及学习借鉴优秀外来文化时提出的应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孔诞》),那么对待中华文化的“两创”原则也将同样是对待西方文化的基本原则和态度,因为蕴含于“当代文化”和“现代社会”的现实需求——习总书记也称之为“现实文化”——乃一切创造和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概念自身不能创造和创新,概念的演绎只是对概念原本内涵的展开,而只有将概念付诸实践才有创造和创新的希望。文化自信不是文化排外主义,它同样也是对外来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因此,一个充分的而非片面的文化自信不仅包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之当代价值的自信,也应当包括对于外来文化之有能力予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为我所用的自信,这是“有容乃大”和“拿来主义”的自信,是对自身消化吸收能力的自信。文化自信是及物的,是及于他物的。在文化上闭关锁国、唯我独尊决不是文化自信,相反,是文化自卑。其实,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原本就是文化自信的题中之义。对此,习总书记有明确的阐述: 强调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孔诞》。粗体强调为引者加) 没有客体,何来主体?!没有他者,何来自我?!文化自信看起来虽然只是涉及“自我”,无关乎他者,大抵无人说过“文化他信”,但此自我绝非自外于世界/外界的自我,它是联系的自我,通过联系而建构其身份的自我。就此而言,结构主义应无咎也:一切自我都是文本、交互文本,都是因缘聚合,都是意识形态的预定。而这也正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落入“现实性”之中的自我就是社会的或关系的自我。在关系中,自我总是指向他者!或者也可以直截了当地说,自我即他者!在这一点上,阿尔都塞将结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做了有机的嫁接。 需要声明,我们并不会像结构主义者那样完全否认自我的客观性存在,将自我仅仅作为语言的建构,③我们的意思是:自我客观地存在于与他人的关系之中。同理,文化自信也不是没有自我的他信,而是在充分地认识到与其他文化之关系,即于文化星丛中确立自身位置而后的自信。不错,自我文化具有特殊性,但此特殊性只能在文化星丛中显现出来。通俗言之,特殊性是比较和对照的结果。 以上只是勾勒出文化自信理应包括的范围。④本文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如此界定的文化自信来检查一个曾名噪一时而其后又总是被默认和尊奉为文化自信的命题,即季羡林先生的河东河西论,是否称得上文化自信,存在哪些问题,期以修补和更新我们对文化自信的惯常理解,并为在全球化时代正确处理中西关系提供相宜的参考框架。 一、什么是河东河西论? 自从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众声喧哗的文化自信讨论中,以其影响之广和沁润之深而论,恐怕没有哪一种声音能够盖过季羡林先生的河东河西论了。这倒不完全是由于季先生那时的璀璨地位,仿佛辄有论出便令洛阳纸贵,是全社会的兴奋点,也不是因为他借助各种媒介传播力量不厌其烦、不知疲倦地宣讲自己的观点,具有传道人那种对于某一话语无论如何的执着,而是其河东河西论确乎代表了鸦片战争以降中华民族在与西方列强的斗争中屡踣屡起、愈挫愈勇、从不言败的生命意志和文化自信,代表了由此而来的文化民族主义或文化爱国主义的主旋律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和吁求。 对于这一理论,季羡林先生有过简明扼要的阐述: 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东方文化将取代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占统治地位,而取代不是消灭。全面一点的观点是:西方形而上学的分析已快走到尽头,而东方文化寻求综合的思维方式必将取而代之。以分析为基础的西方文化也将随之衰微,代之而起的必然是以综合为基础的东方文化。这种代之而起,是在过去几百年来西方文化所达到的水平的基础上,用东方的整体着眼和普遍联系的综合思维方式,以东方文化为主导,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把人类文化的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这种“取代”,在21世纪可见分晓。所以结论是: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时代,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用东方“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行动,济西方“征服自然”之穷,就可以称之为“东西文化互补论”。⑤ 使用一句中国的习语,季先生将其预言和期盼的这种文化的世纪转换形象地称之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从人类的全部历史来看,我认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目前流行全世界的西方文化并非历来如此,也绝不可能永远如此,到了21世纪,三十年河西的西方文化将逐步让位于三十年河东的东方文化,人类文化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