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8)02-0005-07 DOI:10.19411/j.cnki.1007-7030.2018.02.001 从1917年到1949年,五四新文学自身的历程只有短短三十余年,这在具有几千年古老文明的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间。尽管近些年来,一些学者不断致力于将这30年的五四新文学的起点向前延伸,再延伸,但即便如此,新文学的历程最多也不过50年左右的时间。其实对五四新文学来说多几年少几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新文学新文化形成了什么样的品格?它如何孕育了几代中国人的思想,决定了几代人的命运?而这些人在当时、今天、乃至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有着什么样的深远影响?五四的火热已经成为过去,它给百年之后的我们留下来的是什么?它的精神特质是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在五四新文学新文化走过了100年历程的今天,这些问题显得尤其深刻和沉重。 一、一点难求,巨星满天 中国现代文学是一个成熟的学科,几代学者已经做出了非常系统、深入的探讨,留下了极为丰硕的成果。但同时,它又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学科,回望现代文学研究近百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现代文学史的建构一直处于不断的反思和调整当中。不停的反思,不停的调整,在发展中建构,在建构中发展,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基本逻辑,也是现代文学研究能够不断生发出新的活力的重要原因。在这个背景之下,我想首先谈一谈近些年来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些热点问题。 近些年来,现代文学研究中一个相当响亮的口号,就是“没有晚清,何来五四”?话题的提出者认为“晚清时期的重要”,“先于甚或超过‘五四’的开创性”[1],这种提法如果针对的是大陆在长期的研究和教学对晚清文学不够重视的情况,那么它是有一定意义的。在大陆的中国文学史的教学科研中,晚清文学不是作为古代文学的尾声,就是作为现代文学的先声,可以说晚清文学在文学史中确实很少得到过“正声”的待遇。但这并不能使“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成为一个普遍的学术逻辑,因为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在承前启后的链条中发展的,正如没有唐宋就没有元明清一样。这种“没有……何来……”的提法在强调“晚清”重要性的同时,忽略了“五四”及现代文学本身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晚清再重要,也不能取代五四的价值,它们各自的价值十分明显,不能相互混淆,更不能相互替代。晚清是晚清,“五四”是“五四”,这是我对“五四”作为现代文学重要起点的根本看法。 当晚清文学研究的热潮渐渐淡去,“民国文学”又越来越成为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民国文学”的提出,是力图以一种客观的历史时间段作为分期,只要是民国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旧体诗词和通俗文学,都属于民国文学的研究范围。这种提法似乎看上去比“现代文学”更加客观,也能包容更加多元的文学形态。然而在我看来,这种提法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文学的时间和历史时间是不同的。对于历史来说,早一年晚一年,甚至多一天少一天都不行,但文学的时间就不一定如此,文学的时间弹性比较大,比如说唐代的文学难道一定是从唐朝建立的那一天算起,直到唐代灭亡的那一年为止吗?显然不是,可能在唐代建立了若干年之后,唐代文学才逐渐形成自己的面貌。同样,唐朝灭亡的那一天,也不意味着唐代文学就已经终结,它还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宋代文学的发生。文学的发展是一种弹性的、渗透的、衔接的、交叉的进程,因此,用历史的时间来硬性衡量文学的时间,有的时候不一定准确和恰当。 另外,“民国文学”和“现代文学”并非就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如果“民国文学”从1912年算起,“现代文学”从1917年算起,两段文学在中国大陆都到1949年为止,一个是37年,一个是32年,只相差了5年的时间,可以说两段文学在时间上基本是重合的,但在内容和形式上“民国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差异又是很大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差异。但无论如何,在这重合的三十几年时间里出现了大量的文化名人和著名作家,这在中国文学历史长河中都是少有的现象。这说明“民国”与“现代”有共同的东西。这个现象告诉我们:讲“民国”不能忘了“现代”,讲“现代”也不能忽视“民国”。虽然二者有着明显不同的价值:“民国”的价值在于刚刚从一统天下走向天下议政,特定的社会机制造成特定的宽松氛围;“现代”的意义在于它形成了不同于几千年古代文化和文学的特质,扭转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现代”的意义,不只是“现代文学30年”的“现代”,而是与几千年“古代”文学相对应的“现代”,是大文学史观的“现代”。现代文学作为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节点,其根本意义在于:很可能在将来,中国乃至世界谈论中国文学的时候,只剩下两个概念,这就是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因此,现代文学的“现代”远远超过了30年的意义,它不是随便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所能替代的。但是我们能说“现代”的意义得以发生,与“民国”的机制和氛围无关吗?“民国”的机制得以建立,离得开“现代”意义的引领吗?“民国文学”与“现代文学”并不是简单对立的,而是互补的;不是谁替代谁的,而是互动的。它们共同交织于一个纵横交错的时间点上,这个节点既带来了“民国”的种种特性,也赋予了“现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