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 可持续发展是8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出现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念,并在90年代初被中国正式接纳而成为《中国21世纪议程》的理念和构思跨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但人们一直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处理工农业生产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理念,其意义在于控制人口、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受到科技界与经济界的关注。而文化界、教育界对它并不特别关心。最近,我和一批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试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发现无论对于宏观的或微观的高等教育改革,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进行探讨,都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从物质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到文化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社会发展观,是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具体说,以工业化水平)衡量社会的发展程度,并以国民生产总值作为主要指标。如以工业化水平划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作为经济发展速度的主要依据。传统的社会发展观在增进社会物质财富、促进物质文明建设上,起过重要的作用,至今也仍有其现实意义。但是,这种单纯物质层面的社会发展观,也带来了浪费自然资源、污染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导致今天地球上可利用的资源日渐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危机,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持续发展。在危机威胁的面前,自然科学家不断发出警告,舆论界不断进行谴责,理论界苦苦探索解困的出路,提出种种新的发展战略理论、方案,最终汇集成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发展。这种新的社会发展观,有别于单纯工业化的片面追求产值增长的传统的社会发展观,为人们构思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开辟了一条广阔的思路。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持续发展的能力。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表达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一表述被公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但它仅仅是一个原生的、基本的界定。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探讨和各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认识逐步扩大、丰富与加深。 首先,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中,人们越来越感到某些传统的思想观念,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因为传统的思想观念,是与传统的社会发展观共生的,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某些新的理念。也就是说,需要转变某些传统的思想观念: —自然观的转变。传统的自然观是建立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对立斗争基础上,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不断征服自然的过程。人类物质生活要提高,就得不断地向自然索取,索取得越多,物质财富就越丰富,物质文明的程度也就越高。无穷无尽的索取,甚至贪婪的掠夺,不顾自然的承受能力,必然导致可利用资源的枯竭与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把这种单向的征服、索取、掠夺的自然观改变为人类与自然“和平共处”、平衡协调的自然观;认识到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要爱惜资源,爱护环境。对自然的索取应当保持一种理性的节制,要对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不得超过再生的比率,对不可再生资源要尽可节约并寻求代替资源。 —价值观的转变。由于工业发达,生产能力迅速提高,物质财富激增,形成了某种“供过于求”的虚假现象,使人们,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人们滋生了物质消耗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的价值观。这种错误的价值观使人们看不到或不愿看到日渐逼近的危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人们把这种错误的价值观转变为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今世与后代公平、合理、和谐发展,以人类长远利益为崇高目标的人文理性价值观。 —道德观的转变。传统的道德观所指向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之维护社会的秩序。而可持续发展要求把道德的指向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其它生物的关系。要求人们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确立生态伦理观。在自然界中,生态系统是一个历经亿万年形成的整体。在这个系统中,所有生命都有一定的位置,都有持续生存的权利。不能任意破坏这个生态系统。要把关心和爱护生态系统纳入新的道德观念中,构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学。 —思维方式的转变。在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传统的思维方式是纯科学技术的思维方式。人们对地球上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化,并不是80年代之后才发现的。但在80年代以前,一般上只是作为一种科学技术的问题来处理,按照纯科学技术的思维方式提出种种方案,做一些补救的工作。当然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不能摆脱工业文明带来的危机。“工业文明所造成的恶果,不可能靠工业文明传统的理念去解决”(杨贻移、张祥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深更远更全面。也就是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能只在物质层面上谋求解决办法,而应在文化层面上开辟新的思路。当然,在具体操作上,离不开科学技术,但必须在人文理性的思维方式引导下合理运作。要把物质层面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层面的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思维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 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这一新的社会发展观,不仅是物质层面上的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文化层面上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的问题。前者必须得到后者的支持与引导。由于前者是明显的、具体的,人们比较容易理解;后者是隐性的、抽象的,对它的意义的认识要经历一个理性的思考过程。 其次,理论界在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逐渐抽象概括为若干反映其内涵实质的基本原则,从已有资料看来,下列原则是大多数研究所共识的主要原则: —发展的持续性。这是可持续发展原生的,也是核心,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属性的原则。它的含义概括说,就是当前的发展要以未来的发展为前提。例如,制定发展战略,不仅要从历史背景、现实条件(优势与困难)、当前的需要出发,而且要以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与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