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范畴问题 1.什么是“思想”和“观念” “思想”和“观念”没有本质区别,都指人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是客观事物(存在)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通常把“思想”和“观念”作为等同的概念。在一般的辞书上把思想解释为观念,把观念又解释为思想,是认识和思维的结果,属于“意识形态”或“观念形态”。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分两个阶段: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只有认识的理性阶段才能产生思想或观念。 当我们把思想和观念并提的时候,可能隐含着二者在表现形式上的某种差别。有这样一种理解:思想是指人们经过深入探索的产物,具有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如终身教育思想),而观念则常指对事物的某种看法,不一定有系统的理论(如“读书做官”,“学而优则仕”)。实际上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二者严格区分开来。本文之所以并提,是为了把讨论问题的范围扩展得宽一些,而不只是局限于某些系统的理论上。 2.我们要探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包含什么 《教育大辞典》对教育思想作了如下界定:“教育思想即对教育现象的认识,主要包括教育主张、教育理论、教育学说。大致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零星的、不系统的看法、想法、主张、要求与建议;另一是指经过深入探索而提出的系统的教育理论、教育学说。” 从研究和解决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来看,我赞成对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作一种宽泛的理解,即应包括关于教育现象的各种看法、主张、观念、理论和学说。从宏观到微观,我认为可以把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划分为4个层面: (1)教育哲学层面,或称教育观, 指关于教育的一些最基本的理念,是对教育的根本看法,包括教育目的、性质、价值、作用、功能等。它们影响和决定其他层面的教育思想,具有统领的作用。 (2)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思想,或称教育发展观, 包括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什么影响和决定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事业应如何发展等。 (3)关于教育管理的思想,或称教育管理观, 包括对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看法,教育政策制订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等。 (4)关于教育、教学过程的思想,或称育人观, 包括我们应培养具有怎样质量的人以及如何培养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微观教育思想。 作这样的区分,主要是针对教育活动的不同方面所关注的问题不同,因而在研究上有不同的侧重点。它们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3.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基本属性 (1)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受一定的社会的政治、经济、 文化的状况所制约,具有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 (2)教育思想和观念随社会的发展而变迁,具有历史性。 (3)教育思想和观念一旦形成,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因而又具有继承性。 (4)教育思想和观念不只是单方面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 同时又能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教育的发展起反作用,具有能动性。符合教育规律和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能推动教育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5)个别人的思想和观念又受其本人的世界观、 价值观和个人的经验所制约,因而又具有个性。 在我们当前探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时,主要是指那些得到广泛社会认同,并对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思想和观念,而不是指个别人的思想和观念。 二、我们需要转变哪些教育思想和观念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们形成了许多教育思想和观念,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经起过不同的作用。有些教育思想和观念是应当继承并发扬的。不是一谈转变,就什么教育思想和观念都要转变。如我们的教育应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就不是转变的问题,而是在新时期如何坚持和进一步发扬的问题。我们需要转变的是那些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曾起过积极作用,而在时代已经发展和变化的今天已不再适应的思想;或那些本来就没有产生太多好的影响,而在一定的客观社会条件下产生,并在一定范围内起了实际作用的思想和观念。(如“应试教育”。姑且作为一种观念来看,是不是,尚有待研究。) 因此,我们探讨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的问题,不能从理论出发,而必须从实际出发。首先要搞清楚,建国以来,迄今在教育活动的各个层面上,哪些教育思想和观念实际地发生着影响和决定作用?产生了什么后果?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转变?这样研究问题,才能有的放矢。 我认为建国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对教育活动曾产生过实际的影响和作用,而与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已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大致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中反映出来。 1.高等教育的绝对国家化。这里“国家”的概念,指政治的国家(Nation),而不是指地域的国家(Country)。教育国家化(Educationnationalization)是指国家利用行政权力控制和管理教育活动的一种 发展趋势和状况,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在西方,教育最初被认为是个人、家庭和教师之间的私事。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于是国家权力加强了对教育的干预。19世纪初开始,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教育国家化的趋势,其主要标志是国家投资建立公共教育体系,国家利用立法和一定的行政手段管理教育和普遍推行国民义务教育制度。但在教育国家化的同时,仍保持了相当的教育社会性和私人性,这体现在社会可以举办和参与管理教育及坚持个人的学习自由。中国古代即有“学在官府”之谓,统治阶级设立官学培养统治人才,可称得上有“国家化”的传统。当然这不是近代意义上的国家化。后来私学兴起,而官学则逐渐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