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而采取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措施。推动这项改革,对于全面理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各种关系,使高等教育全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及迎接21世纪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十几年来,改革的探索一直没有间断。近几年来,这项工作迈出了较大步伐,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涌现出一批好的典型,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从目前高校设置的总体情况看,原有体制所带来的问题还远未解决,改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当前必须认真总结改革的经验,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抓紧时机,加大力度,积极、稳步地把这场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一、深化高教管理体制改革要做到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当前的重点是要打破条块分割、自成体系、封闭发展的“小而全”、重复设置、重复建设的办学格局,实现条块有机结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起一个布局结构合理,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质量高,办学效益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教育体系。围绕这样一个目标来理清深化改革的思路,必须做到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第一,要把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与高等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优化,是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进行高教管理体制改革,除了要理顺不合理的高教管理体制,打破条块分割,淡化和改变高校单一的隶属关系,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高教管理体制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优化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合理调整高等学校的布局结构。必须把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高等学校的布局结构。必须把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高等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实现改革的目的。通过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要力争实现四个具体目标: 第一个具体目标是高等学校的数量要适当减少,尤其是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的数量要压缩、减少。1996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1038所,成人高等学校1132所,加起来一共有2170所,相对于我们的国力而言,太多。国家财力负担不起这么多高校。而且现有这些高校重复建设严重,资源配置不合理,有相当一部分学校规模效益很差,特别是成人高校,情况尤为突出。现在在校生300人规模以下的成人高校就有447 所, 100人规模以下的成人高校有197所,大多数成人高校的办学条件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减少学校数量,人、财、物等教育资源相对集中使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符合我们“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符合“两个根本转变”的要求。应当说明的是,减少学校并不是缩减规模,高教规模还将继续适度扩大,减少学校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第二个具体目标是要组建一批综合性、多科性大学,改变单科性院校过多的局面。其中包括在全国组建几所高层次的、面向21世纪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真正的综合性大学。所谓真正的综合性大学,是指文、理学科比较强,工、农、医、法、商等各大门类学科较齐全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大学。这样的大学在目前阶段还只能是少数,更多的是要组建多科性大学。目前合并组建的院校几乎都是多科性的。这个目标的实现,必将对中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现在合并组建的综合性或多科性大学经过10年左右的发展,无疑会对中国重点大学格局的变动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个具体目标是主要通过对现有专科层次学校的改革、改制、改组,组建一批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突出专科学校的职业性,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第四个具体目标是要努力优化高等学校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弥补当前存在的一些严重缺陷。例如,农业部的湛江水产学院划转到广东省后,与广东省的地方院校合并组建成湛江海洋大学,弥补了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漫长海岸线的国家只有北方一所海洋大学的缺陷。这既是管理体制改革又是布局结构的优化调整。 对高等学校整个布局结构的调整,其思路可概括为三个“三”: 第一个“三”即按照服务覆盖面把高等学校划分成:面向全国的高等学校;面向大区或若干个省的高等学校;面向本省(市、区)的高等学校。这三类高校中前两种主要由中央部委来办,或者由中央部委和地方共建共管来办。面向全国招生、面向大经济区或若干个省招生,这样的高等学校必须存在,这对于我们国家加强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人才交流,改变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强民族间的沟通,对我国政治上的巩固和统一都是极其重要的措施。第三类完全是地方学校。地方学校面向本省、本地区招生,也不排除个别专业面向若干省招生。 第二个“三”即高等学校在学科类型上应该有三种:一种是综合性大学;一种是多科性大学;一种是单科性院校。这三类院校都有存在的必要性,关键是要形成合理的结构和布局。总体上看,综合性大学和单科性院校都应是少数,多科性大学应是多数。 第三个“三”即按照社会对人才规模需求的差异性把高校分为三种:一种是教学科研型大学,这些学校的教学以本科教学为基础,同时承担研究生教育;第二种是以本科教学为主的院校,其中部分院校适量承担一些研究生教育;第三种是专科层次的学校,主要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第二,要把普通高校与成人高校的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