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大学生择业观变化的社会变革因素 进入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又一新的历史阶段,80年代开始的社会结构转型进一步加速,以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深入体制改革和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主题。1992年后中国社会生活主要领域中所发生的种种变化表明,中国的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进入了新阶段,无疑,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社会利益结构的重组,不同利益关系的出现给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追求提供了众多的选择方向。 二、80年代大学生择业观变化扼要回顾 一般地说,生活在相对平衡平稳的价值系统与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从观念到行为与整个社会价值观是整合的,人的价值观念与行为的冲突也比较少。只有在历史转折、文化断裂或社会变革时期,人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80年代初,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说,毕业分配似乎无须自己多操心。国家计划分配的体制使大学生对自身的价值实现充满自信: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工程师、科学家、作家、记者或干部等等。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始终做着玫瑰色的梦。 1985年之后,国家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实行有计划分配原则开始出现变化: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扩大了办学部门、地方和学校分配毕业生的自主权,缩小了国家计划分配的范围,尝试多渠道的分配方法,实行“供需见面”和计划分配相结合,这种办法首先在北京、上海等几所大学试点。1989年,国家对高校毕业分配又进行了改革,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由于我国人才(劳务)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在实行这个制度的初期,毕业生主要是以学校为中介向社会推荐就业,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而到了1994年后,大学生就读和择业已基本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读大学需要自己掏钱,国家不再包分配,大学毕业自谋职业。这一教育制度的改革,引起了社会的注意。作为这项改革制度的直接承担者——大学生对于这项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和个人前途的改革态度也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1989年,在经历了“从政热”、“经商热”和“出国热”冲击后的大学生, 当时约有一半的同学对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持肯定态度; 有49.8 %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毕业后自谋职业是教改的一项主要内容, 36.7%的学生抱“无所谓”的态度;13.4%的人表示“不同意”。 当时部分同学最大担忧不是担心自己个人素质、所学专业上的欠缺,而是担忧求职机会的不平等。因此,一项调查表明,由于性别、年级、政策不配套,学生家庭背景不同,对此项改革的态度也呈现较大差异。 首先,在对“求职机会不均等”的忧虑中,女生高于男生(41.1>37.9%); 其次,年级越低,持支持态度比例越低,(85 级支持占57.3%;86级占48.5%,87级占44%);而持“无所谓”态度的比例越高(84级24.2%;85级32.6%;86级37.2%;87级41.2%)。再次,由于政策性的因素影响,边远地区、来自农村地区、家庭社会地位较低的大学生对此项改革的支持率相对偏低。反之,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较高的干部、知识分子家庭背景之大学生对这一改革政策支持率较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逐步发育、完善,大学生自主选择职业的意识到了90年代中期,已逐步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 三、90年代大学生择业观变化五大现象 我们可以从下列几方面看到90年代中国大学生择业观念的明显变化: 1.“自主择业”、风险意识明显增强,“从职能力”追求“一专多能” 市场经济不仅使物质资源配置趋于优化,也使人才资源的配置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社会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再是被动地接受高等院校供给的人才,而是根据社会组织自身的客观需要向社会吸收人才。与此同时,个人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己选择自己的工作,也就是说,一个真正靠本事吃饭,靠自身努力奋斗求生存、求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80年代初,90%以上的大学生愿意到大城市全民所有制单位,很少有人愿意去集体所有制或个体经营单位,因为全民所有制单位是“铁饭碗”,没有“风险”。到了80年代末,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利益群体的重新分化,大学生那种安稳守成的择业观正在被挑战的、自我创新的风险择业观所取代。一项调查表明:70%以上大学生愿意选择“收入高,但有失业危险的工作”。 随着付费生的增加,90年代初不少学校已出现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1997年之后,“交费上学、自主择业”将成为大学生进入职业社会的主要途径。那时,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社会能力结合问题将显得更为突出,具备专业知识只是具备了从职能力的一部分,从职能力是各种社会能力的综合构成。因此,当前大学生体认到只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社会化程度,才能使自己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因此,90年代大学生更加注重实用技能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绝大多数希望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通用型人才。 2.单纯追求职业的社会地位、声望向实际化转化 80年代初大学生择业,大多选择大专院校、大的全民企事业单位,到了80年代末,大学生择业观由“社会价值型”转变为“经济价值”。把经济利益、物质待遇放到了相当重的地位。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室1988 年调查, 希望毕业后到“三资企业”工作的大学生比例(31%)远高于以往对大学生吸引力最大的党政机关的比例(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