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现阶段女性大学生群体的发展情况,我们对北京12所高等院校的女大学毕业生进行了实地访谈调查,通过了解她们回首大学生活时的感想与在毕业时如何做出自己认为最合适的选择以及在作此选择和为之努力的过程中的困难、经验和教训,试图通过对处在校园与社会之间成长与应战的女毕业生的思想状况、择业状况的分析,对国家、社会、学校及各研究机构制定政策、开展工作,并为其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在这次访谈调查中,我们最后选择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等12所院校为访谈学校,其中涉及有综合、理工、师范、医药、财经、外语、邮电、艺术、政法等九个门类。在接受访谈的105人中,来自城市的70人,农村的35人;其中来自北京的10人,来自东南沿海地区的30人,来自西南地区的15人,来自西北内陆地区的20人,来自中部地区的20人,来自东北三省的15人。访谈方式有的采用问卷方式,有的则采用访谈对象自述的方式。 二、从新生到毕业生:校园内的得失悲喜 从踏入大学校门的第一天开始,到临近毕业决择时为止,是一个从新生到毕业生的历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辉煌的大学教育历程。在大学中,我们的女生们究竟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她们是怎样看待这一段重要的人生历程呢?北京大学的一位女生在谈及大学生活的得失时曾说:“总之,已然选择了这条路——该有的都有了,该丢的也都丢了!”这种追求完美而自古好事难两全的矛盾心态在女大学毕业生中是普遍存在的。 她们大多认为,在大学生活中,知识积累增加了,自己的文化素质与理论水平提高了,学到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视野也开阔了,但是社会实践经验和实际的锻炼是非常缺乏的,且由于学校教育与实际应用的脱节、理论与现实的距离,使得从教科书上学到的许多东西在现实中毫无用处。中国政法大学的一位女生说:“找工作参加面试的时候,才发觉自己心里一点底都没有,特别着急,忽然一下子感觉四年学的东西都是虚的,都是纸上谈兵,在现实中根本不堪一击;面对对方的提问,急得浑身是汗,但什么都不会,不知如何应答,狼狈极了……” 大学阶段也是自身成长的过程,其间,女大学生们耳闻目睹了许多事情、亲身经历了许多场面之后,逐渐变得成熟了:增添了稳重与老练,但是失去了刚入学时的朝气与活泼。国际关系学院的一位女生说:“刚进校时,对一切都好奇,对一切都充满了信心,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一番大事业;那时候,很天真很冲动,目空一切,还带着高中时的那股子豪气,有极强的大展鸿图的欲望。然而,四年中,有很多事情是令人失望、使人困惑的,经历的多了,自己便也平静了、与世无争了,再也没有那么兴奋、那么激动了,心中有的只是平淡。” 在大学生活中,随着与他人的交往及交往面的扩大,女大学生们与人交往的能力与技巧逐渐提高了。他们变得随和、容易与人接近,容易容忍别人的缺点,慢慢学会不再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与人争得面红耳赤,对许多不随人意的事情大都一笑置之,然而,这其间也包含着很多的世故与圆滑。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女生说:“我们宿舍中几个人相处得很好,但只是大家平时在一起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彼此交流并不深,人与人之间都隔着一层膜。”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一位女生说:“我们班大家平时相处得挺好,挺合得来的;但是一旦当大家有利益冲突时,每个人的本来面目便都暴露得那么彻底,叫人不敢相认、不敢接受。”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大学生活中,女生对自己亦逐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己的评价也较客观:既不把自己看成骄傲的公主,人皆不如我而孤芳自赏;也不把自己当作不谙世事的黄毛丫头,献媚于人前而软弱可欺,而是既对自己不持过高的要求,又能将一些有缺陷的人或事或物平心静气地接受。北京医科大学的一位女生说:“以前喜欢追求完美,孜孜不倦;现在虽不会放弃追求完美,但从不苛求,已能泰然接受不是十全十美的现实!” 大多数女生在高三填报志愿时,对所要报考的学校知之甚微;等到她们进了大学校门,度过了几年将要迈出时,她们才会真正领略每所学校所独具的韵味与情趣,显露出自己对学校的万般心态。北京大学的一位女生对北大情有独钟,谈及此时,她讲:“我感到自己已深深地融进了这方水土中!很庆幸今生进了北大,如果来生再有相会,我还会选择北大。”清华大学的一位女生说:“如果能让我重新选择,我要上北大。因为北大的风气更活泼更开放,更富于热情与朝气;北大又是综合性大学,相对来说至少生活会更多彩,不至于毕业了才发现自己除了刀具、制图外一无所知。”北京邮电大学的几位女生说:“北邮的校园环境不尽如人意,校园内的整体气氛较沉闷,不利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但适合学习与搞研究。” 处于青春期的女大学生们,对异性的追求已经由朦胧渐趋清晰,在属于女生个人天地的寝室中、床铺内,可以看到她们各自崇拜的男性偶像的张贴画。面对于爱情,女生已经不再讳莫如深,而是以一种坦然的心情予以接受。在我们的访谈中,大部分的女生讲自己至少有一次恋爱经历,但大都是“非完全”投入。人民大学的一位女生对待这已持续三年的恋情时说“随缘!当初根本就没有太多的投入,所以也就没有太深入地想以后怎么办,任其自然发展吧!”她淡淡地说:“他毕业可留京或回上海;而我,工作单位已定了,是回吉林。”另一位人大的女生则说:“四年来最大的收获是感情。虽然谈朋友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是他真心爱我,我也真心爱他,这就够了。我已决定随他回广东。”家住北京的这位女生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虽然父母极力反对,但我自己的事我自己会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