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上海高校“并轨”,新入学的大学生将全部实行交费上大学。为此,我们对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财经大学、上海医科大学、上海大学、民办杉达学院等14所高校的大学生就收费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分,回收918份,回收率达到91.8%。其中,调查对象45.75%是来自城市,21.57%来自县镇,31.70%来自农村。 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一、上海高校收费现状 上海高校自八十年代初期实施向学生收取100元左右的学费以来,1996年上海高校收费的平均数在2500~3000元。其中,复旦大学为100~2300元,交通大学为2000~2500元,同济大学为2400~3400元,上海医科大学为2800~3300元,上海外国语大学为3600元,上海财经大学为3000元。 1、对高校收费的承受力 在本次调查中,对“均教育成本在10000元时,学生能承担多少”问题上,回答不能承受的无1人,约占总数40.99%的大学生表示能承受0.2~0.5万元的收费,另有24.07%的大学生能承受0.1~0.2万元的收费。还有约1.63%的大学生表示能够全部承担。(见表1)这表明上海大学生对高校收费制度已普遍接受,并已具备了一定的承受力。 表1 大学生对收费的承受力
2、承受度集中在0.2—0.5万元上 从表2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的承受度集中在0.2—0.5万元上,这说明如果上海将收费标准定在3500—5000元之间将基本符合来自城市、县镇、农村的学生实际。同时也表明我国沿海城市、县镇、农村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国民生活水平相应提高,市场经济的消费意识已初步形成。 表2 来自城乡中的本专科生收费承受能力的比较
3、对现行收费制度的评价 虽然有40.20%的大学生对收费制度的评价为“合理”,但仍有过一半的学生认为“不合理”和未表明态度(见表3)。认为“不合理”的学生意见主要集中在:①收费同目前家庭实际经济收入不符;②收费同目前高校的教学设施、生活设施不符;③收费与目前大学生资助保障体系不符(缺乏健全的贷学金、勤工助学、奖学金运行机制)。这说明大学生关心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所提的建设性意见也要求高教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高校收费管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表3 大学生对收费的评价
二、大学生的家庭收入及其消费情况 1、半数以上的家庭收入在1—4万元以上 在调查中,半数以上的家庭年收入在1—4万元以上,说明近半数的大学生家庭基本能承担学费。其中26.15%的学生家庭年收入在2—4万元以上,29.30%的学生家庭年收入在1—2万元。(见表4)与城市相比,来自县镇、农村的大学生家庭收入相对低一些,其家庭年收入集中在10000—5000元以下。(见表5) 表4 大学生家庭年收入情况
表5 来自城乡学生的家庭年收入比较
2、半数以上的大学生年消费在5000元以上 调查中可看出,大学生年消费在5000元以上的居多,占总数的63.94%,而年消费水平在1000元以下—2000元的仅占总数的1.85%。 表6 大学生年平均消费概况
3、大学生的消费结构 调查中可发现,大多数学生的消费额集中在“吃”上,约占总数56.21%的大学生仅将10%的费用用在“学习用品、书本”上,另有占总数69.28%的学生将10%的费用用在“社交和娱乐”上。(见表7) 表7 大学生的年消费结构
三、对学生资助体系的态度 1、贷学金制需求上升 调查中,约占总数29.19%的大学生认为以学生贷款的形式支付学费最好;24.40%的学生认为用奖学金的方式支付学费;16.45%的学生认为以勤工俭学的收入方式支付学费最好;15.90%的学生认为以家庭拨款资助的形式支付学费最好;12.42%的学生认为以国家拨款助学金的形式支付学费最好。这表明,大学生中已呈现多样化的付费方式需求,建立贷学金制的需求呈上升趋势。调查中我们也发现,虽然目前上海高校贷学金发放的面较小,贷学金额还较低,相应的管理体制还不健全,但仍然受到相当部分学生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