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我国高校现有招生就业制度正从国家包学、包分配,逐步向学生缴纳一部分培养费,毕业后自主择业的“两自”转化;高校招生方式正在从“双轨”制向“单轨”制转化,实行并轨招生。应该说,这一制度的改革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激发学生奋发学习,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困地区较多,加之人们生活指数日益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在高校内部出现了一些经济上困难,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生活和学习用品,甚至无力维持学业的大学生。据1994年全国普通高校资助困难学生经济交流会上提供的信息,我国目前一般高等院校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约在5%~10%,困难学生达10%~20%。按这个比例推算,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本专科学生中,贫困生数量约为60万人,其中,特困生近30万人。有关专家预言,1997年随着我国高校并轨招生的全面实行以及招生规模的扩大,这个数字将会呈上升趋势。特困生,日益成为本世纪末高等学府中的一个特殊现象,亦成为本世纪末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话题。 大学生,这个曾被世人称为“天子骄子”的时代宠儿,眼下,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却因贫困难以维持学业。面对贫困,国家、社会、学校应承担怎样的义务,特困生自己应该怎么办?特困生问题的出路在哪里? “不让一个困难学生辍学” 特困生问题已引起了国家、学校、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为解决特困生问题,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为了加大资助的经济力度,中央财政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继1994年从总理基金中特拨1.2735亿元后,1995年再次拨款2.1735亿元,1996年又追加拨款1亿元,累计拨出4.5亿元专款,专项用于资助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困难学生。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也纷纷拨出专款资助困难学生。广东省政府拨款4000万元,设立奖贷学基金;辽宁省政府筹措5000万元本金,从去年起设立“寒窗基金”,资助考入普通高等学校的辽宁籍家庭困难学生。此外,上海、山东、大连等大多数省市区和部门都根据各自的财力,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困难学生。 1993年以来,国家教委先后出台了《关于高等学校生活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在实行招生制度改革中,对部分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实行资助和学杂费减免,从而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基金、困难补助和学杂费减免(简称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的高校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然而,我国是个贫困人口较多的国家,贫困地区约占全国国土的60%以上,在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办高等教育,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就目前国家并轨收费改革而言,学校平均每年每人收取2000元左右的学费。仅占一个学生一年全部教育培养费用的25%或20%,事实上学生最大的经济负担不是学费而是生活费。国家为此背上了巨大的财政负担。而根据当前在校特困生人数计算,如每人每月补助100元,国家每年就需要为近30万名特困生投入3亿元。 “不能让任何一个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这是1996年7月国家教委、财政部在山东泰安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资助困难学生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再次提出的工作目标。高校作为直接感知特困生疾苦的最前沿,为解决特困生困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清华大学目前设立校内奖学金近100种,奖金总额300万元,获奖面达42%以上,学校还建立了200多个固定勤工助学岗位,设立了帮助贫困生的助学金制度,使大部分贫困生每年可获得800~1000元的资助。复旦大学在校内建立了“自立奖”,每年用以奖励在社会实践、理论研究、科研成果、勤工助学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 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各高校普遍建立了勤工助学机构和基金,划出部分教育经费,通过建立贷学金制度,建立困难生补助基金等,初步形成了一系列高等院校资助特困生的方式和渠道,特困生只要品学兼优不仅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奖学金,而且经济困难的学生还可申请获得无息贷学金,并申请得到定期或临时困难补助。各校还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学生毕业时愿到艰苦地方建功立业,均可免还贷款。 高校特困生问题,亦引起社会的关注。特困生的状况牵动着社会各界人士的心弦。1994年,哈尔滨新中新有限公司出资180万元,设立了“金龙卡特困生基金”,面向全国8省16所高校发放,以企业的实际行动向社会发出了“关心当代大学生就是关心我们的明天”的倡议。与此同时,共青团中央的“96济困助学”活动也开始启动实施。 真情似海,爱心如潮。如今,从天山脚下到东海之滨,从东南沿海到牡丹江畔,社会各界纷纷把目光投注到特困生的身上,人们纷纷向高校特困生伸出了热情援助的双手。河北廊坊一位普通女工从电视上看到北大特困生状况后,带着家中仅有的1350元钱坐早班车到北大,要求资助一名特困生,在学校勤工助学中心工作人员的再三恳求下,才肯留下姓名。据介绍,截至去年6月,以个人名义资助北大贫困生的社会各界人士达49人,资助总额达21万多元,社会资助特困生达451人,占全校特困生总数的69.4%。据去年高校新生入学前夕爆出消息:中国建设银行系统35万职工自愿捐赠3000多万元设立“爱心基金”,用于资助全国86所高校的1466名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