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模式”是近年来为适应面向21世纪的素质教育而广泛出现于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中的一个常见而重要的名词,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其使用频率日益提高,并且已被吸收到国家教委的官方词汇之中。但是,在各种教育文献及工具书中,对这一新名词鲜有明析完整的解释。迄今为止,它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又甚为模糊的概念,有必要对它的内涵和外延加以明确。为便于剖析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试作以下界定和分析。 一、“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外延 培养模式的内涵,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这些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与特征,具有明显的计划性、系统性与范型性。 培养模式的外延到底有多大?根据上述定义中“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这一规定性,兼顾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情况,较可取得共识的判定,一般可包含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育教学活动运行机制和非教学培养途径等。由于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极其密切,在剖析培养模式的每个部分时很难把它与培养目标分离开来,以至于我们虽不能在逻辑上,却必须在事实上将培养目标视为培养模式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此外,培养模式也涉及教学与科研、生产的结合问题。 培养模式基本上是由上述几个部分构成的,大于或小于这个外延,都会伤及概念的精确性与完整性。因为,大于这个外延,就会和办学模式混淆不清;小于这一外延,则被降格为教学模式。 在培养模式的各个子概念中,还应明确它们的含义和外延。培养目标包括培养方向与培养规格,反映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衔接社会需求与教育供给的中介环节,它规定了培养对象的发展方向,因而是进行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选择教学制度的依据与前提。培养目标经过目标分散而转化为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体现在课程体系里;课程体系包括课程内容类型、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是形成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主要载体,也是培养模式中的硬件与实体部分。课程体系必须借助一定的教学方式作用于教学对象,才能转化为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教学方式涉及各种教学环节,包括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实践方式、考试考核方式等。课程设置与教学活动按照何种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纳入一定的范型,在运行过程中显示出鲜明的合目的性,取决于采取何种运行机制;教育教学运行机制包括教学基本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两个方面,其中,教学基本制度是培养模式的灵魂,在构成培养模式特质、制约培养模式变革的各种因素中是一个极为重要、活跃的变量。非教学培养途径是培养模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承担课程体系所难以独立完成的那部分培养任务(如人才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社会活动能力、竞争与合作精神、文化艺术修养等)的重要教育手段,一般指校园人文与自然环境、学术风气、社会实践、课余生活等。 总之,培养模式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方式方法,因为在它的若干成分如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中,也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内容范畴。由于教育教学的沉疴更多地表现在方式方法上,因此突出培养模式创新在教育变革中的重要性不是没有道理的。培养模式的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固然侧重于方式方法,但绝不仅仅是谋求一种形式的变革,一种方法的替代,而是要准确把握不同时代人才培养的性质与特点,合理设计目标与任务,有效落实手段和途径,最终形成一种贯通培养全过程的范型。 由于前人研究成果中可供本命题直接借鉴的东西太少,本文所提出的定义也仅是一种很初步的探讨,谨供学术界同行与实际工作者商榷、指正。 二、目前农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缺陷 (一)培养目标方面 确定培养目标的首要前提,是对人才毕业去向作出准确判断。过去农科本科人才“窄深专家型”的培养目标,是在当时生产力不发达和研究生教育不发达双重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产物,在当时情况下把本科人才作为高层次人才来培养是合情合理的。但是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生飞跃,研究生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本科培养目标重心继续偏高就显得越来越不切合实际。21世纪我国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将发展成以农业为基础,二、三产业综合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农村社区群,农业将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现代科技、现代管理方法、现代工业装备和现代生产要素都将空前长入农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将大量向农业科学渗透。这种新格局的出现,势必深刻影响农科人才的培养过程。 依据农业部1996年《中国农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的结论,到2000年时,农科本科人才的去向,主要是充实农业各级业务管理部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乡镇企业以及农村生产、经营、推广第一线。李岚清副总理在1996年全国普通高等农林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也指出,“高等农林院校在培养部分科研、教学人才的同时,主要是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 无论是从理论高度还是从实践中看,我国农村、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将愈来愈显示建立在综合化基础之上的专业化发展趋势。现在,连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都在探讨理论型与应用型相结合的问题。因此,农科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实行重心下调,从侧重理论型向侧重应用型转变,从单科型向复合型转变,从专才教育向专才与通识教育兼顾转变,从学科本位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着重培养既“通”又“专”的广适型人才,就成为农科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向农村农业发展的现实贴近的必然趋势。这一调整,也将十分有利于向研究生教育输送知识结构更加合理的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