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教育政策实施中传统文化影响因素的具体体现 (一)传统的价值观念对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影响 传统的价值观念,一般为表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群体的社会心理特征,或称之为民族心态。以儒教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老文明,其中的确不乏大量的优秀成份,它曾经成为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乃至辉煌的精神象征。但是,正如任何其它文化一样,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其自身的弱点,而且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一些消极的成份,经代代相传,在人们的心灵深处积淀下来,成为新时期我们在各领域进行现代化尝试的障碍。回顾近20年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实践的过程,我认为,传统的价值观念对高等教育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传统的“群体本位”,以对方为重的群体意识,衍生出相互牵制、相互依赖的个人与群体、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的人群关系,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们对高等教育政策的正确把握以及大胆尝试、创造性发挥的勇气。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例,进入8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初,鉴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僵化、学校办学活力不足的局面,我国陆续实施了一系列高教管理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在1992年12月,国家教委在《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改革原有的国家集中计划和政府直接管理的办学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办学的体制。……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①]这项改革的初衷在于通过下放自主权,鼓励各校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建立起一个能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使学校充满活力、富于特色。然而,时至今日,我们不能不遗憾地感到,这项改革还并未完全落到实处,许多高校统得过死的局面依然存在,很少能真正形成自己的特色。这其中固然有体制和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但许多高校领导者在改革面前,一味地相互观望和等待,“不敢为天下先”,应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2.传统的读书入仕观念,使高等教育的一些政策难以发挥其良好的绩效。在传统的观念中,读书与个人地位的升迁是紧密相关的。这种观念长期流变的结果是,人们为了迎合世俗的价值认同,获得个人在社会中所谓的自尊,往往不是从个人能力与倾向的角度,对自我行为作合乎理性的抉择,而是常常在一种非务实性的价值参照标准的导引下,取向于非效率化、非合理化的行为。这种行为在许多高等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如我国现行的毕业生自主择业分配政策中所出现的许多问题便很有代表性。一方面,从全局看,我国大学生在万人口中的比例还相当低,甚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一些县、乡镇基层部门,人才还相当匮乏;但另一方面,目前大学生就业中又的确存在一些专业不对口、所学非所用,一些为人们所推崇的部分企事业部门人满为患,以至于造成大材小用、低职高就的人才隐性失业和浪费现象。当然,出现这种局面,不可否认,还有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不相协调,基层条件、用人环境不尽如意的客观原因,但传统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也的确是一个潜在的人为性影响因素。 3.传统的注重人际感情的价值观念,常常使一些高教政策的实施难以达到较理想的效果。中国人的传统是讲究“天人合一”,重视“和与中”,这种传统的思想内核是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和为贵”是中国人最崇尚的处世哲学,“和”的本身便有“情”的融和之义,也就是说,感情因素构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纽带。这种哲学体现在平常的生活之中,不失其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消除忌恨的功用,但如浸染及原则性的问题,如涉及到社会公益的政策时,则会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 近年来围绕招生制度的改革,特别是高校“宽进严出”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在我国教育界引起了一场讨论,持反对意见者所持的理由之一便是:传统文化中的人际感情因素,仍是目前招生制度改革一时难以逾越的障碍所在[②][③]。这一观点其实便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以感情为纽带的传统人际关系,对现时高等教育政策的实施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4.传统的权威主义和忠孝伦理道德观念,在高教政策实施中仍时时得到体现。权威主义与忠孝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基本体现是“唯上”和教条主义。在政策实施中则表现为政策的执行者,由于对政策作教条式的理解,或迷信权威,因而事事谨小慎微,不敢自担风险,有所作为;或对政策文件望文生义,从字面上去附会,缺乏结合本部门具体情况,灵活把握政策、勇于尝试改革的魄力。我国高教界许多改革进展迟缓,应该说与此不无关系。 除以上所述的诸多方面之外,传统的价值观念对政策实施的影响还体现在“伦理本位、道义第一”,因而降低了政策的实效;恪守中庸之道,满足于现状,不愿对政策作更深入的理解和探索实践等等,在此不一一论析。 (二)传统的思维方式对我国高教政策的影响 应该说我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有其积极的方面,但缺陷也很明显:如缺乏实证精神,重整体体认而轻逻辑分析,重直觉而轻知解,重实用轻理论,如此等等。传统思维方式的以上缺陷,在当代背景下对于我们思考问题,仍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它体现在高等教育政策实施上: 首先,缺乏实证精神的特点。一些高校在围绕宏观政策而展开的改革方案设计中,往往由于缺乏细致的调查和分析,从而使一些政策的实施成为走过场,流于表面形式,而缺乏实质内容。如我国许多高校在一些具体政策如主辅修制、学分制、提前毕业制度等的实施中常常是有政策,但却无真正的实践和大的改革。这当中固然不排除管理者出于对管理混乱的担忧和考虑,但缺乏实证精神,不善于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和分析,以至使政策不能有效地实施,应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