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从50年代初借鉴了文理工分立的苏联模式后,虽然理工专业教育得到了加强,但文化素质教育却被一定程度地忽视了。在华东部分高校组织的一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征文中,组织者发现大部分来稿文不通字不顺。华中理工大学曾经摘出《孟子》、《论语》等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中的精华请学生注明出处,近4000名学生竟无一人全部答对。一些大学生文化素质较低,已引起高教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化素质教育的模式和体系,是高教界面临的当务之急。 清醒始于忧患:“学在华工”被改为“华工在学” 21世纪正日益向我们逼近。新世纪的人才必须有较强的能力和宽厚的基础。 在企盼新世纪曙光的同时,华中理工大学的领导们又有着深深的忧患。“学在华工”,固然让他们自豪,同时他们又逼问自己,“帅才为何很少出自华工?”“学”,除了学习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扎实的人文根底、广阔的知识背景,这样才能宏观地把握专业的发展,才能培养出目光如炬的帅才。该校原校长杨叔子指出:建设一流的工科必须以一流的理科和一流的文科作后盾,否则即使先进的工科也不可能有实质性的突破,终会失去后劲而落后于人。 华工在学:学习什么呢?忧患之余,该校立即着手对5000名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状况和国外100所高等工程教育中人文科学现状进行调研,从而初步确立了高等工程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基本规模,即对理工科从5个方面进行文化素质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要目的的我国历史与民族文化教育;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教育;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公民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要内容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教育;以陶冶高尚情操为主的文学、艺术教育。 从“游击战”到“阵地战”:在校学生必须通过中国语文水平测试 近几年来,尽管我国许多高校作了大量的努力和有益的尝试,为理工科学生开设了部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但理工科的总体教育模式并未改变。正如该校党委副书记刘献君教授说:“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没有确立;适合国情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没有形成;课程模式单一,缺乏系统性、针对性,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尚待提高。因此,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关键在于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育形式,真正确立文化素质教育体系。”那么,如何使人文素质教育从零星的“游击战”变为系统的“阵地战”呢?华中理工大学作出了有益而成功的探索。 该校开设人文选修课,举行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使所有在校的理工科学生接受一定的人文教育,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在这所学校,理工科学生4年中若没有修满6个学分的人文选修课,就不能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从1995年开始,学校决定对所有新入学生和研究生进行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经补考仍不及格者就无法获得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 该校还实行人文学科辅修专业制和双学位制。让一部分学业较好的理工科学生受到系统的人文学科的知识、思维的教育和训练。学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中文、哲学、经济法、管理、经济、科技英语等辅修专业。近几年来,每年都有40%左右的理工科学生参加辅修。拿到理工、文双学位的毕业生,一般都先于其他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 同时,该校在确立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地位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们积极改革现有的课程结构,建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整个课程分为五大系列,每个系列包含1—2门核心课程和若干门选修课程,彼此互相呼应,以达到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这一改革由于涉及方面广,影响大,目前正在部分学校和班级进行试点。 打开窗口:让人文知识升华为人文精神 在优雅宜人的华中理工大学校园,一个新的“人文景观”令莘莘学子们流连忘返,那就是“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讲座”。主讲人1/3是国内外知名学者或其他成功人士,他们本身就是学生向往、学习的榜样。从1994年3月起,讲座已达300多期,听众逾12万人次,它以时间持久、内容丰富、听众广泛、气氛热烈、影响巨大而成为该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极具特色的第二课堂。在领略了许多名家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光芒后,同学们兴奋地说:“有机会同那么多高尚而卓越的人对话,真是人生的快乐。”“像一扇打开的窗户,让我们跳出个人的圈子,把视野投向远方、投向未来。” 丰富多采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是促使学生人文知识向人文素质转化的又一舞台。文化节、科技节、人文学社、诗社、戏剧社、棋社,“自然科学讲座”、“博导系列谈”、“院士系列讲座”、“十日谈”……浓郁的人文氛围在华中工大校园涌动、升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