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当前,男女学生在专业的取向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女学生接受科学、数学、工程学、环境科学和技术、信息技术和高科技领域的教育机会明显地少于男学生,她们大都集中在诸如中文、外语等文科类专业。可以说,女学生主要集中于有限的学科领域。我们试图通过这一个研究来探索一下影响女学生专业取向的因素,希望能给人们一些有益的启示。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法,考虑到不同类型高校的差异,此次调查选择了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三所高校的女生。调查对象有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学历层次。问卷内容涉及基本情况、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报考专业时的各类影响因素等许多方面。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我们还就不同类别的调查对象进行过多次个别访谈。 二、调查结果概述 本调查发放问卷980份。回收有效问卷890份,回收率为91%。其中,按学历层次分:考虑到学历层次的代表性,本专科学生833人,占94%;研究生55人,占6%。按地区来源划分:农村175人,占20%;城镇251人,占29%;地级和地级市以上447人,占51%,表明大多数学生来自城镇和地级市以上。按所就读的专业来划分:文科类194人,占22%;理科类291人,占32%;工科类123人,占14%;医科类54人,占6%;财经类222人,占25%;其它类6人,占1%。若按报考专业来划分则为:报考文科197人,报考理科282人,报考工科93人,报考医科60人,报考财经类244人,报考其它类5人,这表明报考专业的情况与实际就读专业的情况是高度一致的。 所有数据通过微机处理,根据数据分析,反映出如下总体概况。 1.女学生对就读专业的满意程度 我们在问卷中列出了三种程度,分别是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其中,满意的占23%;比较满意的占57%;不满意的占20%。数据表明,大多数女学生对就读专业是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占80%。 2.影响女学生专业取向的因素 (1)个人因素:47%的女学生回答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18%的女学生是考虑了自己的性别因素选择专业;4%的女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专业;17%的女学生主要根据当时高考成绩的预测来选择专业;14%的女学生是根据其它原因选择专业。数据表明,在个人因素中,大多数女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成绩来选择专业的。 (2)他人因素:39%的女学生回答选择专业时受到家长的影响;9%的女学生回答选择专业时受到教师的影响;9%的女学生回答受到朋友的影响;27%的女学生回答受到同学的影响;还有16%的女学生回答受到其它原因的影响。数据表明,在他人因素中,女学生选择专业时受家长、同学的影响较大。 (3)社会因素:42%的女学生回答选择专业时主要考虑该专业易分配、择业前景好;18%的女学生选择专业是因为该专业社会紧缺;只有7%的女学生出于家庭经济条件来考虑专业的选择,这也说明现在大部分学生对缴纳部分费用上学是可以承受的;还有30%的女学生选择专业是因为社会上认为该专业好;仅仅有3%的女学生回答在选择专业时考虑了其它原因。数据表明,在社会因素中,大多数女学生选择专业时主要考虑了专业的好坏,择业前景的因素。 3.女学生对专业选择的考虑程度 我们在问卷中列出了三种情况,分别是有很充分的考虑与选择、有比较充分的考虑与选择和没有充分的考虑与选择。它们在问卷中各自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8%、60%和22%。数据表明,大多数女学生是能对专业选择作出慎重考虑的。充分考虑的占78%。 三、调查结果的研究分析 (一)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得到:女学生的专业取向与个人因素、他人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均有显著的关系。 1.女学生的专业取向与个人因素有特别显著的关系。 对表一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的结果表明X[2]=49.56,P<0.001,这说明女学生的专业取向与个人因素的关联特别显著。数据还表明,个人的兴趣、爱好在所有专业的女学生中所占比例都是最高,但其间也有差异,以医科、文科最高;而且文科、医科、财经类女学生考虑自己性别因素也多一些,而理科、工科女学生则考虑当时预测的高考分数多一些,这倒是一种有趣的现象。 表一 女学生报选专业在个人因素方面的统计数据
附注:①表中括号内数据为百分率。 ②A表示:个人兴趣、爱好 B表示:自己是女孩,适于该专业 C表示:本人在这方面有特长 D表示:能确保考试分数在该专业录取 E表示:其他 2.女学生的专业取向与他人因素有显著的关系 对表二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X[2,]=29.97,P<0.02,这说明女学生的专业取向与他人因素的关联显著。表中数据还表明,他人因素中家长的因素在所有专业的女学生中所占比例都最高,但也有差异,工科、医科、财经类的女学生在该因素上的比例要大于文科、理科女学生在该因素上的比例;其次是同学因素的影响。 表二 女学生报选专业在他人因素方面的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