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与毕业就业两个重要环节上,高教研究界以往偏重于研究“出口”而较少关注“入口”。近年来,伴随着招生体制的改革,人们像世界各国一样将注意力也放到高校招考方面的研究上来。不少论者提出改统一考试为各校单独招考,甚至主张取消考试而凭中学成绩入学。对此,我曾就传统文化对高考改革的制约等问题发表了一些看法,认为统一高考在防止人情困扰、维护公平选才方面有其优越性。本文将从高校招生考试方式的演变历程、统考具有规模效益等优点诸方面,进一步论述现在为什么要坚持统一高考。 一 中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作为一种公平尺度,将考试用到学校选才方面具有重大的进步作用。春秋战国以前学在官府,入学者皆为贵族子弟。汉代以后,中央太学招收博士弟子,经常需要考试甄别,使汉代的太学颇具平民色彩。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子学的出现取代了太学的最高学府地位,而所谓“国子学”即招收国家高官子弟,当然不会面向平民。唐代中央六学等级森严,平民俊士子弟只能考取四门学及律书、算学而不可能问津国子学与太学。宋代以后,教育机会下移,中央官学一般皆可招考平民俊秀。北宋时期也曾一度取消入学考试而采用推荐举送办法,结果得以免试入学者多为官家子弟,最后不得不恢复入学考试。中国古代教育史一再表明,采用考试来选拔人才较公正客观,而采用推荐方式入学往往变成权力关系及金钱的竞争。 从1862年建立的京师同文馆开始,一批近代新式学堂陆续建立。由于学堂数量不多,且各学堂的性质、层次、规模差异较大,因此皆为独自招考。这与世界上其他统考入学的国家和地区一样,在近代高校初建阶段,一般都是单独招考。统考是高校招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民国时期,起初也是各高校单独招考。而命题的难易和中学的教学息息相关,且一些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往往用外语命题,出现了高校招考内容与中学教学不相衔接的问题。为此,1919年1月教育部公布《各专门学校大学校中学招生办法训令》,规定高校招生,考试命题须依照中学毕业程度,勿使太过不及。另外,各校单考竞争程度不一,某所高校以一个标准择优录取新生,导致了内地省区升学率不平衡。如1923年北京大学录取新生,云南、福建、甘肃、黑龙江、热河、绥远、察哈尔、蒙古等省的考生均榜上无名。为了解决录取边疆省区及落后省区的考生问题,教育部第10届教育联合会曾提出国立专门以上学校招生宜酌定各省区名额建议案,建议学校将招生名额的一部分分给各省区,各省区初试时布告分别录取。然而由于考试及录取权在高校,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1〕而且,各校命题的难度不同,评分标准及阅卷的宽严不一,因此无法保证公平竞争和新生的质量。此外,还存在一个高等教育畸形发展的问题,易于开设且报考人数较多的文、法、商科专业偏多,理、工、农、医类专业却发展缓慢。为了纠正文理专业失衡,教育部于1933年起实行计划招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适应战时需要,提高大学程度,教育部在中央大学、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三校试办联合招生。在此基础上,1938年起实行国立院校统一招生,教育部设统一招生委员会,设立了12个招生区,各区按照部定标准命题,分科评卷,成绩送教育部,由部决定各处录取人数。该年参加统一招生的院校有22所。1939年改由教育部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参加的院校增至28所。1940年扩大到省立大学和独立学院,共有41所高校参加。1941年因抗战形势紧急被迫中止了统一招生。抗战胜利后,受内战等环境的限制,全国统一招生仍无法进行。 1938~1940年的统一招考制度是中国自清末引入西方教育制度后的第一次尝试。有利于促进中学按部颁课程标准组织教学,督促中学教学目标的实现。〔2〕它为50年代初中国走上统考之路积累了经验。 新中国建立,1949年实行学校单独招生。1950年,实行全国多数高校联合招生。1951年,实行各大行政区统一招生。1952年走上了全国统一高考之路。1958年,根据“教育革命”新形势,改变全国统一招生制度,实行学校单独招生或联合招生,然而只实行一年就不得不回到统考老路。1966年文化大革命,统一高考制度被废止,直至1977年拨乱反正。 二 大规模统一考试一经推行,便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其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促使人才辈出功不可没。然而,有利必有弊,其消极影响也日渐显现:中学只抓智育而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学生负担过重,学校办不出特色……于是,“黑色的七月”、“异化的高考”、“考试战争”等批评多了起来。“素质教育”提出后,更有不少人指责高考制度下“应试教育”的危害。认为统一高考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贡举者,议论之丛也。”这是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读通鉴论》在论述古代科举考试时发出的感叹。考试选才制度历来处在政治与教育制度的关节点上,往往成为议论的中心。中国的高考制度建立40多年来,曾经受到政治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压力,如今又面临传统文化和教育本身的压力。到底是否要坚持统一高考,还将不断引发激烈的争论。就我的看法,可以旗帜鲜明地主张:中国应该坚持统一高考。理由如下: 其一,公平、公正、公开,可比性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大概很难找到比高考更为公平的竞争了。正如明代万历17年(公元1589年)礼部郎中高桂所说:“我朝二百余年公道,赖有科场一事。”〔3〕统一高考有利于消除特权,使肯努力的学生怀有希望。而各地教育部门可根据高考成绩这一较客观的依据来评价各地的教育水平,各高校之间也可通过高考录取分数比较生源的质量。美国大学排行榜历来将招收新生的SAT和ACT分数作为评估的主要指标之一。